直線。
高文居然進一步放慢回合節奏,以切削來處理這一球,並且將網球連續朝著納達爾的反手位推送——
這一戰術,是不是有點眼熟?
又又又是反手?
而且,重點在於,高文和納達爾一樣,不斷改變擊球手法不斷改變擊球節奏,每一次出拍都暗藏鋒芒,你來我往的較量完全將對峙的緊繃氣氛拉滿。
O2球場:???
現場觀眾的思緒已經跟不上節奏,就這樣被捲入比賽對抗裡,依靠本能尋找那抹芥末黃的光影,心臟和呼吸也跟著擊球節奏起伏,大腦徹底當機。
吱。
納達爾急停急轉,鞋底和球場的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響,這次納達爾確實被高文晃了一槍,重心控制明顯慢了小半拍,然而,越是被動反而越是堅定。
納達爾一個大跨步就將空間縮短強行到位完成揮拍,雙手反拍搶了一個上升點,毫無預警地再次發力——
砰!
反手,斜線,發力。
此前就說過,納達爾的反手借力更多,抗擊打能力強,在壓迫的狀況下,他的反手能打能抗能變線能切削;但依靠自己發力,往往都是選擇斜線。
在拉鋸與對抗之中,納達爾和高文一直在試圖爭搶主動,然後納達爾抓住一個縫隙,再次在反手位發動進攻,“insideout”的斜線就已經竄了出去。
對了,納達爾的反手斜線,90%情況下都是平擊,沒有任何旋轉的平擊,這也是一種節奏的變化。
然後……
高文就再次陷入被動,右腿一蹬,身體就已經完全推送出去;但這次,重心並沒有完全丟擲去,而是在腳步到位前,一個剎車,右腿就已經控制住身體。
力量,層層疊疊地朝著右腿傾軋,膝蓋承受著難以置信的壓力。
啊!
高文丹田深處爆發出一聲怒吼,膝蓋猛地打直。
力量,又層層疊疊地傳送上來,一個流暢的轉體完成揮拍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