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賽點> 1830 死裡逃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830 死裡逃生 (1 / 3)

“AD:40”。

“40:40”。

“40:AD”。

“40:40”。

比分,依舊在焦灼。

的確,高文已經重新找回鎮定,鬥志完全燃燒起來,但他還是需要一點時間完全調整到狀態最佳。

同時,貝魯西奇也明白比賽氛圍的變化,他需要緊緊咬住比分,他再次展現出自己的穩定與堅韌。

高文錯過了兩個局點,同時貝魯西奇也再次錯過一個破發點,這一局已經來來回回第五次回到平分,耗時突破八分鐘,但高文還是沒有能夠保發。

然後。

——發球直得。

高文依靠非常突然的強烈上旋追身發球打破連續平擊球的慣性,成功擠壓到貝魯西奇,迫使他沒有能夠讓開位置,回球直接出界,輕鬆拿下一分。

“AD:40”。

第三個局點。

空氣,依舊焦灼,阿瑟阿什球場的滾滾熱浪氤氳釋放出無窮能量,置身現場的觀眾幾乎就要窒息。

二區。

內角。

減力。

連續第二個發球,高文打破常規,儘管這一次不是強烈上旋,但突然減力減速的發球打破了節奏平衡。

球場對面的貝魯西奇明顯警覺起來,反應速度非常及時,但判斷還是不準確,雙手反拍的出手有些猶豫,在最後時刻還是保險地將回球拉了起來。

上旋。

貝魯西奇也夠老道,保守歸保守,但他知道高文並不是擅長主動發力一路強勢的球員,至少不是瓦林卡、德爾波特羅那樣的型別;而今天紐約的比賽環境又溼又悶,身體顯得沉重,發力就更加困難,同樣的發力動作卻可能發揮不出七成功力。

在如此環境下,對強力進攻球員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而對於底線基本功紮實擅長周旋糾纏的球員則是好事,包括紅土球員。

2018年美網第四輪,澳大利亞球員米爾曼爆冷擊敗費德勒就是這樣一場典型的比賽。

貝魯西奇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擊敗高文,但他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咬住比賽。

這一拍回發球,看似簡單,實則危險,沿著中路回到底線深區,並且利用上旋形成擠壓。

當高文看到來球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抓住貝魯西奇的戰術意圖,畢竟他自己在實際比賽裡也經常使用這樣的策略,將主動進攻的難題推給對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