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賽點> 2000 銜接奧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000 銜接奧妙 (2 / 3)

高文沒有選擇強行進攻,而是用一拍切削顛覆節奏——

反拍,直線。

路線是高文最熟悉最擅長的,但擊球方式卻不一樣。

網球晃晃悠悠地從球柱外側繞進球場,以香蕉球的方式側切進入場地,落在直線位置的底線大三角。

輕盈,巧妙,技驚四座。

這不是高文第一次打出這樣的線路,但每次擊打出來總是能夠贏得滿堂彩,今天也不例外——

O2球場一片驚呼聲。

視線,齊刷刷地看向另一側。

瓦林卡正在橫穿球場,腳步狂奔,儘管速度飛快,但防守確實不是他的強項,防守跑動之中並沒有改變自己的站位和姿態,一看就知道這是進攻姿勢。

事實,也是如此。

到位,蹬地,卷帶,提拉,橫掃——

正手的擊球動作,一氣呵成。

面對高文的下旋切削,瓦林卡用正手提拉著捲了一拍,但拍頭速度明顯提速,帶著外撇的一股力量,增加下墜的尾勁,網球也就沿著斜線飛揚起來。

此時就可以看到,瓦林卡的腳步和身體都非常彆扭,介於防守和進攻之間的細節調整,還是不夠順暢,重心明顯有些拉不回來。

當然,只要瓦林卡進攻質量足夠,形成足夠強大的壓迫,這一點點細節偏差就能夠抹平,很快就調整過來。

顯然,瓦林卡意識到了高文的戰術意圖,透過切削來放慢節奏完成調整,接下來一步就是轉守為攻;為了限制高文,在身體動作並不到位的情況下,瓦林卡還是選擇強行進攻,繼續提升正手的進攻質量。

但是,對頂尖高手來說,這種轉瞬即逝的細節偏差卻可能成為佈局反擊的縫隙,重點還是在於對手是否能夠透過預判、移動、調整來“追上”這個縫隙。

畢竟,網球的一切,都是關於時機的。

所以,重點還是在博弈——

瓦林卡在提升節奏和速度,壓縮高文轉守為攻的空間;高文則在佈局,試圖切入瓦林卡攻守轉換的縫隙。

兩位球員都在堅持自己的戰術,並且透過擊球完成佈局,你來我往的較量將鋒芒隱藏在角角落落裡。

全場視線,跟隨著瓦林卡的正手斜線轉移飛行,越過球網,看向另外一側。

高文正在快速移動,橫穿球場,前一拍切削為自己爭取到些許調整空間,重心拉回,全速衝刺,風馳電掣之間就已經拍馬趕到,出現在來球軌道之上。

一踏一蹬,右腿緊急剎車控制住身體,反作用力的衝擊順著小腿一路激盪,最後透過轉體動作完成推送;同樣的困境、相似的處境,高文和瓦林卡一樣選擇正面還擊,寸步不讓,但方式卻稍稍不同。

發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