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賽點> 2015 舒適領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015 舒適領域 (1 / 3)

“40:40”。

一區。

外角,平擊。

時速192公里。

常規的一記發球,並沒有太花哨,穆雷的反應速度飛快,第一時間就跨步出去,正手一拍借力掃射。

這就是穆雷本場比賽的典型戰術,不思考不佈局,順著本能擊球,線路中規中矩,但節奏和質量提升上來,增加前三拍的攻擊性和壓迫感,與其說是改變高文的比賽,不如說是改變自己的比賽內容。

回球,非常乾淨。

穆雷在正手位具備這樣的能量,不是瓦林卡或者德爾波特羅那樣純粹發力,而是依靠甩鞭的方式提升速度,單純從速度而言,比費德勒和納達爾都更快一些,這一拍擊球為他拿下無數制勝分。

此時,心無雜念的正手回球,就是如此——

乾脆利落地,躥入高文的正手位,壓在邊線附近,不僅提升節奏和速度,同時角度也已經撕扯開來。

高文發球完畢後,腳步還沒有來得及調整,動作沒有完全歸位,倉促之間橫向跨步,正手就迎上前。

表面看來,高文陷入被動,揮拍動作已經來不及;但事實上,高文完全做好心理準備,全然不意外。

儘管腳步到位率差一些,但上半身揮拍第一時間就送了出去,毫不猶豫地——

繞頭上旋。

高文的正手揮拍,在“被動”情況下拉出強烈上旋來調整節奏,控制比賽。

整個上旋,不僅將節奏放緩下來,同時將角度進一步撕扯開來,落點非常淺,距離底線有整整一大步空間、距離邊線卻只有小半步,於是,網球落地之後就帶著強烈旋轉往外飛出去。

穆雷的腳步已經離開單打線,正在全速靠近雙打線。

此時,就可以看出一個細節。

如果穆雷的攻擊意識強烈,他就應該切入底線,搶上升點,展開進攻,甚至順勢隨球上網,但他沒有。

所謂的提升節奏提升速度,只是一個戰術概念而已,穆雷依舊沒有徹底擺脫自己平時習慣的比賽風格。

於是,穆雷站在底線附近的腳步就被完全拉扯出去,這也給了高文的回球足夠時間和空間,釋放旋轉。

轉,轉轉轉,並且持續上升。

穆雷順著移動腳步衝刺起跳,騰空而起,爭取一個更高的擊球點,正手連續第二次橫掃發力進攻一拍。

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