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沒有再繼續說下去,滿臉凝重地輕輕頜首,那一言難盡的表情就已經說明一切,畢竟年初在墨爾本,情況也不一樣,彼時高文的位置和心態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那份籤表的衝擊力絕對非同小可。
噗。
看著高文那哀傷而無奈的表情,現場湧動著一片低低的笑聲。
“至於粗話,噓,我的父親和母親會觀看新聞釋出會回放的。”
哈,哈哈哈。
全場爆笑。
細心的記者——比如聿嘉,此時早就已經注意到,自紐約以來,新聞釋出會的質疑聲已經越來越小聲。
整個上半年,一直到溫布林登,圍繞高文的質疑、挑釁、批評等等負面聲音始終不絕於耳,哪怕高文一次又一次地用賽場表現證明自己,但人們總是要求更多,期待著高文用更多賽場表現來證明自己。
從本質來說,他們在抗拒高文的崛起。
然而,經歷北美夏天硬地賽季的波瀾、經歷亞洲賽季和歐洲室內硬地賽季的強勢,特別是衛冕美網和巴黎兩項賽事的表現,無可爭議地確立了高文在頂尖行列的位置,“第五巨頭”的名號就是最好肯定。
慢慢地,新聞釋出會上的負面聲音越來越少,同時,笑聲則越來越多。
這,就是影響力。
“高文,這是你連續第二年參加年終總決賽,但顯然,這次稍稍不同,就你自己而言,是否感覺不同呢?”
高文輕輕頜首,“我坐在了這兒。”
——去年作為替補,高文並沒有出席新聞釋出會,拉奧尼奇意外受傷之後,懵懵懂懂地就趕往賽場,一切都發生在短短數個小時內,沒有喘息時間也沒有調整空間,他就已經站在O2球場的賽場之上。
今年,則不同。
簡潔明瞭,記者們都會心一笑。
而後,高文又補充說到,“至於其他,則沒有改變。我不會認為入圍年終總決賽就代表著賽季結束,我不想連輸三場比賽就打包回家,我不希望這樣結束賽季,所以,這是第一步,但後續還有許多步。”
沒有口號,沒有展望,也沒有期許,和以往一樣,高文還是選擇了腳踏實地,這也是他的一貫風采。
“高文,今年你一共闖入九項決賽,拿下其中八座冠軍獎盃,包括兩項大滿貫冠軍,是所有男子球員之中奪冠數量最多的球員,排名第二的德約科維奇則是六座冠軍獎盃,而這一週,你才將年滿二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