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來是因為底線功底紮實,比起接發球的搏殺冒險來說,他們都更加信任自己的底線能力。
三來是因為對手足智多謀,一旦意識到自己開始搶接發,往往也會針對性地做出調整,未必就能夠次次得手,就好像費德勒的“SABR”一樣,可以作為豐富戰術的突襲,卻不能作為常規武器的威脅。
現在,則不同。
從“40:0”面對連續三個賽點到“40:AD”拿到破發點,高文連下四分,氣勢如虹,並且掌握了主動。
如果再等待一下,且不說是否還有第二個破發點,德約科維奇也能夠站穩腳跟;所以就必須是現在。
然後,高文就出手了——
殺伐果決。
看,德約科維奇的這一記發球,時速不快、力量平平,依舊是按照平時的習慣形成牽制,他沒有察覺到危險的到來。
這也意味著,在戰術博弈層面上,高文搶佔先機,接下來就看執行力了。
雙手反拍,騰空而起。
快速出手!
一推,一掃,並且在出手瞬間,手腕往外一甩,拍頭速度整整提升一個檔次,積蓄了再積蓄的力量——
全數釋放。
啊!
瞬間炸裂。
伴隨著一聲怒喝,擊球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網球幾乎就要被打爆,沿著直線化作一道光影。
阿瑟阿什球場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反應過來,沒有驚呼沒有愕然也沒有倒吸一口涼氣,只有一片呆滯。
然後,千千萬萬的目光就凝聚在網球之上,跟隨那一抹光影浩浩蕩蕩地穿過球場,勾勒出一條直線。
一箭穿心!
鑽入空檔。
落地炸裂。
球場另一側,剛剛結束髮球的德約科維奇,倉促地恢復動作,一個大跨步就朝著正手位衝了出去。
可是,腳步才啟動,網球就已經落地,猛地掐斷德約科維奇的呼吸,躥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