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德約科維奇需要犧牲旋轉、速度、力量等等來追求一個線路,但落點巧妙地落在高文的上步路上。
——腳邊反彈球。
這就是德約科維奇留給高文的難題,而且不是正手,必須是反手擊球,難度係數翻倍。
電光火石之間,算計與博弈、陷阱與反擊、佈局與應變,兩位球員的腦海裡已經完成上百次運算。
然後,網球就已經落在高文的左腿旁邊半步遠的位置,而持續上前的腳步拉扯著重心前傾,眼看著就要超車,擊球點也將落在身後,雙手反拍的擊球也將更加困難,幾乎就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一頓,剎車。
單手,一擋。
倉促之間,高文已經沒有時間思考,下意識地伸出球拍,右手握著,切到左側,扭著身體側過去,球拍碰撞地面形成一個角度,無法揮拍無法發力,等待著網球落地反彈之後自己撞擊到拍線之上。
哐。
一聲清脆的聲響,網球就如同乒乓球一般撞上球拍,沒有停歇也沒有喘息就已經拖拽著尾巴飛出去。
細節,此時考驗的就是細節——
拍面角度、手腕軟硬、重心穩定等等等等。
一切,全部發生在毫釐時間裡,一次眨眼都還沒有來得及合攏眼皮,網球就已經自行完成一切操作。
直線。
弧線。
眼看著高文踉踉蹌蹌搖搖晃晃卻硬生生地利用腰腹力量控制住身體,一剎那,就只是短短的一剎那。
然後,那抹芥末黃就宛若彩虹橋一般高高上揚起來,沿著直線躍入後場。
嗖!
赫!
阿瑟阿什球場的反應速度著實跟不上,還在驚歎德約科維奇網球救球的細膩處理,結果高文的隨機應變就已經完成回球,然後千千萬萬的視線注視著德約科維奇起跳、移動、飛躍,整個人騰空而起。
德約科維奇一個飛撲,手臂已經完全舒展開來,身體前衝、貼近球網,試圖在網球上升軌道上完成攔截。
時空,靜止,不由屏住呼吸——
德約科維奇在飛翔,高文在調整,網球在上升,數不勝數的視線牢牢鎖定網球,跟著那抹光影攀爬。
一點,再一點。
然後。
網球就這樣越過德約科維奇的球拍,突破封鎖,“撕拉”一聲躍入後面那片浩瀚無垠的汪洋大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