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區。
一發外角。
高文將角度完全撕扯開來,儘管德約科維奇的正手斜線回球非常堅決,並且試圖利用快撕快帶的動作形成衝擊,然而高文站在正手位,毫無預警地就切放小球。
全場,震驚。
連續第二分切放小球,而這一次帶有明顯的羞辱和突襲,發球之後的第一拍進攻銜接,高文就切小球了。
首先,這一招,在紅土球場經常使用,因為球員接發球的站位比較靠後,啟動速度也比較慢。
其次,這一招,費德勒經常使用,打破常規打破套路,天馬行空地進攻手段令人應接不暇。
但是,現在?
顯然,德約科維奇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他意識到高文可能會打破球場空間,利用不同手段來充分開啟局面;但德約科維奇還是沒有預料到,來得如此之快、來得如此之突然,他居然再次被擺了一道。
該死。該死該死該死。
連續第二分,但德約科維奇依舊沒有做好準備——
在德約科維奇的比賽裡,一位球員連續兩次打破他的預期並且用同一個套路讓他陷入困境,著實罕見。
然而,高文就這樣做了,並且成功了。
居然還是小球。
這,確確實實是一次羞辱。
德約科維奇的速度和力量瞬間爆發出來,從底線衝刺到球網的速度飛快,展現出自己硬地之王的移動能力,甚至還沒有來得及眨眼,他的腳步就已經趕到球網前面。
衝刺。
滑步。
推送。
德約科維奇再次觀察了一下高文的站位,用正手推送了一拍直線,瞄準高文反手的底線死角推送出去。
其實,德約科維奇可以選擇回放小球,因為高文的腳步也已經進入底線。
但德約科維奇也有德約科維奇的驕傲,既然高文連續第二次切放小球,那麼他也故意選擇連續第二次切長線深區。
博弈。較量。碰撞。無處不在。
相似的模式套路連續兩次出現,但局面已經截然不同。
高文做好了準備,腳步的回撤明顯更加自如;同時,德約科維奇的二次啟動也更快,腎上腺素的分泌明顯加快,整個反應速度進入高速模式。
後撤。調整。後撤。觀察。
高文一邊移動一邊展望全域性,德約科維奇的回球確實出色,準確地壓住底線死角,將球場空間利用到極致,並且也成功擠壓到了高文。
所以,這一次呢?
高文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