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賽點> 1915 證明自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915 證明自己 (1 / 3)

“15:0”。

全場比賽第一分,ACE。

作為率先發球的一方,高文開場階段就展現出自己的專注度,些許緊繃些許放鬆,整個狀態恰到好處。

小小細節就能夠看出來,儘管這是大滿貫決賽,但高文已經做好準備。

“15:15”。

全場比賽第二分,制勝分。

隨即,德約科維奇就給出回應,依靠深區接發球擠壓到高文,緊接著馬上側身正手直線,準確命中死角。

乾脆利落、直截了當,德約科維奇也展現出自己的決心和信念。

其實,高文有些意外——

從戰術層面分析,對陣費德勒和對陣德約科維奇是截然不同的兩場比賽。

面對費德勒,從速度到銜接再到落點最後到空間壓縮,整個回合的對峙節奏至關重要,甚至無法準確區分進攻與防守的界線,往往是攻中有守、守中帶攻,攻防轉換幾乎貫穿每一拍的算計與佈局。

簡單來說,擊球前三拍至關重要,六到九拍的回合也不少,但十四拍以上的回合著實不多。

面對德約科維奇,糾纏和僵持則是重點,轉守為攻、由攻入守的切換相對明顯一些,來來去去的回合球裡過渡也會多一些,這也意味著博弈需要拉長陣線,容錯率更高的同時需要做好持久戰準備。

換而言之,十二拍乃至十四拍以上的回合將非常非常多,甚至可能是比賽的主角。

當然,決定勝負的關鍵依舊是電光火石之間的決斷和魄力,在面對巨頭的時候,這一點是共通的。

但整個比賽的技戰術組合和應對心態的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

然而。

開場階段,德約科維奇的整個進攻就非常具有衝擊力,第一拍接發球就在搶、第二拍擊球就直接側身——

顯然,這不是典型的德約科維奇。

此前就提到過,今年德約科維奇的擊球風格越來越拖沓、越來越糾纏,屢屢到關鍵比分就習慣性多拍長回合,以至於記者也忍不住在新聞釋出會上提問,這可以看作是德約科維奇轉入職業生涯後半期比賽風格的一個轉折鋪墊。

後來,德約科維奇遭遇手腕傷勢遠離賽場,傷愈復出之後也就徹底定型,纏纏綿綿拖拖拉拉到天涯。

那麼眼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