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高文贏得一座冠軍還是一百座冠軍,他始終都是他的孩子。
他喜歡高文在球場之上奔跑拼搏戰鬥的身影,但即使輸球,高文也還是他的孩子,這一點不會改變。
貝魯西奇的那場比賽過後,高弘禮是有些生氣的,因為高文為了勝利而不顧自己,甚至冒著繼續受傷的風險,他不理解也不喜歡;但因為不想破壞團隊的氛圍,他閉上嘴巴,將自己的想法吞嚥下來。
一直到今天,一直到此刻。
高弘禮似乎終於有些明白了。
不是因為高文擊敗了費德勒闖入決賽,而是因為瀰漫全場的聲浪異口同聲呼喊著,“搏擊”。
隱隱約約地,高弘禮似乎終於明白——
戰鬥,那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姿態。
這是高文的性格與精神,不僅僅是競技體育而已,在現實生活裡也同樣如此,遇到困難遇到挑戰,高文渴望迎難而上並且竭盡全力。
如果面臨傷病什麼嘗試都不做就選擇放棄,高文也就不再是高文了,那種戰鬥的精神和搏擊的意志始終在血液裡流淌,是為了勝利卻又不僅僅只是為了勝利,在勝利之外,那是高文的人格在發出聲音。
視線裡,高弘禮可以看到江彥雲和普蘭他們全部站立起來,齊聲歡呼吶喊著,但眼前這一幕卻讓他的眼眶微微泛紅。
不由地,高弘禮閉上眼睛,用心聆聽、用心感受,滾滾熱浪從四面八方洶湧而至,牽扯著脈搏的跳動——
砰砰。搏擊。
砰砰。搏擊。
一點,再一點,高弘禮的心臟也跟著一起跳動起來,徜徉在全場洶湧的熱浪裡,靈魂幾乎要燃燒起來。
又何止是高弘禮呢?
此時此刻,法拉盛正在沸騰,以阿瑟阿什球場為圓心,凌晨一點一刻,狂歡節的氣氛正在全面蔓延,並且浩浩蕩蕩地、無邊無際地一路擴散開來,炙熱滾燙的岩漿氤氳蒸騰著,將整個北半球拖入癲狂。
電視機前,不同時區的球迷們,見證眼前這一幕,一個兩個也控制不住自己,用心縮短物理距離的隔閡,彷彿自己也站在阿瑟阿什球場之中,歡呼著跳躍著慶祝著,心臟的跳動感受著現場的狂熱氣氛。
聽,那是來自靈魂深處的聲音——
搏擊。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