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費德勒就正在詮釋這件事。
前一步還在被動,下一步就已經爆發力量原地反擊。
“啊!”
費德勒也難得一見地發力出聲,並不明顯,但依舊可以感受到混亂與顛簸之中毫無保留釋放力量的衝擊。
——直線。出擊。
這,就是費德勒巔峰時期的能力,即使高文算無遺策並且堅定執行,費德勒也能夠在喘息之間展開反擊,也正是因為如此,費德勒和納達爾在巔峰狀態下奉獻數不勝數難以置信的對決,至今依舊是經典。
前一口氣還沒有來得及吐出來,高文就已經陷入被動。
蹬地。
衝刺。
狂奔。
高文的速度提升到極致,沒有時間懊惱和驚嚇,注意力完全集中,一呼一吸之間就已經拉扯到球場右端。
來球,又重又快,又平又沉。
儘管缺少一些瓦林卡的瞬間爆發力,但費德勒式反拍依舊有著無與倫比的犀利,強烈的尾勁形成持續衝擊。
腳步,持續撞擊地面,洶湧澎湃的反作用力推動身體奔跑,越跑越快。
但是!
就在即將抵達擊球點的時候,右腿一蹬一撐,緊急剎車,瞬間就能夠感覺到力量浩浩蕩蕩地順著腳步注入地面,卻沒有停歇,連綿不絕的衝擊力轟轟烈烈地傳送回來。
腳踝。膝蓋。腹肌。上肢。
就這樣一路通電上躥,正手揮舞出擊,瞬間拍頭速度提升起來。
沒有退讓沒有膽怯,正面撞擊。
“力量VS力量”。
最可怕也最驚人的,並不是柯克的正面撞擊,而是兩位球員在被動局面下,雙雙爆發出身體裡隱藏的能量,在顛簸與動盪之中完成強強對抗,如同高空鋼絲繩索之下的擊劍一般,每一拍擊球都在冒險。
轟!
網球,又重新撞擊回去,沿著直線方向。
”赫。”
震驚與錯愕的聲音還沒有來得及發出來就已經被掐斷,一個兩個瞪大眼睛注視著球場,忘記了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