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德勒連續小碎步的移動,身體已經側開,但沒有想到,高文回球的斜線撕扯角度稍稍高於預期,以至於費德勒也同樣陷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困境,腳步只能繼續朝著左側移動,進一步將身體側開。
所以,斜線?直線?
從發球到接發球再到第二拍進攻銜接,“博弈1.0”、“博弈2.0”、“博弈3.0”,高文和費德勒的對抗完全緊繃,每一拍出球都是在算計和佈局,陷阱一個接著一個,大腦瘋狂運轉起來。
一切,發生在瞬息。
費德勒視線餘光注意到高文橫向移動的身影,同時,自己的腳步被強行拉扯出去,側身已經完全側開,如果強行直線的話,整個正手位場地也就完全撇開,而且直線的擊球線路更短,不適合發力。
於是——
斜線。
側身正手斜線“insideout”的擊球,洞穿全場。
擊球才剛剛出手,費德勒的心臟就猛地收縮起來:
上當了。
高文右腿一蹬,身體毫不費力地就已經拉扯回來,一看就知道,朝著正手位補防的動作只是煙霧彈,注意力完完全全放在反手位上,結果費德勒的回球就這樣撞入陷阱。
費德勒:糟糕。
腳步一頓,身體就已經朝著正手位快速啟動,整個球場幾乎已經完全清空,隨便一條線路都是空檔。
踏踏踏。
踏踏踏!
破發點上,費德勒也沒有再吝嗇體能,全力狂奔,視線死死鎖定高文,然後就可以看見高文的腳步紮實穩定,雙手反拍如同炮臺一般架起來,甚至還往前搶了半步。
一個上步。
搶上升點出手。
揮拍,觸球,擊球。
掃射。
斜線!
居然是斜線!
費德勒試圖緊急剎車,卻已經來不及了。
一道光芒,洞穿全場,從費德勒的反手位穿出去,落地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