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腳,才剛剛被破發。
轉身,高文在費德勒的發球局裡馬上就做出調整。
第一分,一區。
內角。
時速185公里。
和草地賽場動則時速兩百公里以上的發球相比,整個速度明顯下降一截,但落點也就更加精準明確。
即使高文已經準確預判到內角,但費德勒的這一個發球準確壓在T點上,依舊將高文完全調動了起來。
腳步一啟動,高文就已經明白費德勒的戰術意圖,下一拍費德勒的腳步應該就會進入底線持續施壓,如果按照前幾局的回應來看,高文應該選擇一拍平推或者撞擊,儘可能以棒球的方式將網球撞回去。
但這次,高文稍稍做出改變。
雙手反拍完全延伸出去,視線餘光快速瞥了費德勒一眼,然後球拍拍面往上,輕輕一挑,往後場一推。
挑高球。
高文故意將拋物線完全拉起來,推向後場。
費德勒的腳步已經切入底線,順著發球動作強勢壓上,但腳步才剛剛上前,馬上就意識到高文回球的不按常理出牌,又重新退回來。
也就是說,費德勒全面壓迫的戰術直接就被打散。
但費德勒的注意力沒有走神,沒有懊惱也沒有慌張,腳步連續小碎步在底線附近移動,不斷調整位置。
從腳步、動作以及眼神就能夠看出來,費德勒正在判斷:
看看是否能夠進行凌空截擊或者反彈半截擊,似乎想要透過這樣的方式重新將節奏和壓力提升起來。
然而,高文的回球拋物線控制非常出色,一個飽滿的弧線一直到底線附近才快速急墜,沒有留下縫隙。
於是,費德勒就只能站在底線附近,一邊移動一邊挑戰——
底線高壓。
作為發球高手,費德勒的底線高壓夠穩健也夠強硬,整個身體完全舒展開來,高壓球就已經竄出去。
轟!
清脆有力的擊球聲,滾滾激盪開來。
網球,連續第二次以發球的姿態衝出去,這次則是一區外角。
角落裡,一抹身穿黑色盔甲的身影已經提前抵達,不僅準確預判費德勒的擊球線路,而且這次費德勒的“發球時速”就遠遠無法和真正的發球相媲美,直接降低到140公里左右,好似發球卻不是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