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盤,發球勝盤局。
“40:0”。
高文表現出色,連下三分,拿到連續三個盤點。
“40:30”。
一次失誤、一次對手的制勝分,轉眼就丟掉兩個盤點,甚至還沒有來得及眨眼,網球每分與每分之間的節奏比想象中還要快了許多,依舊是關鍵分。
高文也意識到這一點,藉助擦汗的時間放緩節奏。
他知道納達爾不會輕易繳械投降,哪怕身體裡只剩下最後一點點能量,納達爾也會毫不猶豫地戰鬥到最後,特別是在這片球場,所以他沒有慶幸也沒有鬆懈的空間。
深深呼吸一口氣,然後緩緩吐出來,高文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二區。
內角。
輕盈,靈動,發球時速非常突然地提升一個檔次,195公里。
納達爾的預判並不準確,全靠反應,條件反射地往右側衝了出去,雙手反拍根本沒有揮拍空間,勉強用球拍磕擋了一拍,然後網球就高高揚了起來——
突襲。
納達爾立刻就意識到,高文改變發球策略打破節奏,這不是紅土戰略,而是典型的硬地發球套路。
變化,並不需要翻天覆地,綿裡藏針就能夠顛覆局面。
納達爾完成接球后,腳步立刻就一頓一蹬完成變向,朝著自己的左側移動,準備補防自己的正手位。
從第二盤到第三盤,高文確實屢屢朝著納達爾正手位施壓,並且多次得手,這也拉響了納達爾的警報。
然而……
高文的腳步快速進入球場,面對一次半場球進攻,沒有著急也沒有慌亂,反而是故意稍稍延遲了半拍,等待納達爾啟動後,這才延遲出手。
斜線。
空檔。
輕鬆寫意,瀟灑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