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紅土賽季和草地賽季的最大看點,是什麼?
納達爾是否能夠再次登頂羅蘭加洛斯?德約科維奇是否能夠挑戰費德勒“草地之王”的寶座?以瓦林卡和高文為首的挑戰者們是否能夠延續強勢?青春風暴的表現是否能夠符合期待?新新一代是否能夠崛起?
是,也不全是。
上述話題,全部都是熱門焦點,但首當其衝的,卻是世界排名的歷史性洗牌——
高文,目前世界第三,即將成為世界第二,乃至於衝擊世界第一。
其實,這就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澳網結束後,一直到美網前,所有賽事全部都是高文持續提升世界排名積分的機會,他的履歷表一片空白;但形成直接對比的是,其他球員全部面臨著不同的保分壓力,任何表現的起伏都可能導致排名的波動。
“陽光雙冠”強勢登頂之後,一切就已經是時間問題。
也就是說,高文超越費德勒,世界排名來到第二,這是遲早會發生的事情,重點在於什麼時候發生?
哪一站比賽?以什麼方式?高文和費德勒能夠正面展開勝負對決嗎?
這些細節,才是討論重點。
正是因為如此,紅土賽季的每一站比賽,相同問題都會一遍又一遍重複,聚焦全世界的目光。
但是!
萬萬沒有想到,蒙特卡洛,第一站紅土賽事,事情居然就這樣發生了——
費德勒,去年蒙特卡洛亞軍,爆冷輸給孟菲爾斯,止步十六強,即時世界排名積分直接暴跌五百一十分。
而蒙特卡洛之前,費德勒和高文的世界排名積分差只有兩百一十五分,這也意味著,哪怕高文這週休戰沒有參賽,躺在游泳池裡度假也能夠完成反超,創造歷史地成為世界第二。
更何況,高文沒有。
不僅沒有,高文還在蒙特卡洛順利躋身八強,收入一百八十分,不僅將成功反超費德勒,而且還將進一步拉開和費德勒的積分差距,在接下來紅土賽季裡的“世界第二”爭奪戰裡,為自己贏得一些先機。
歷史,就這樣書寫了。
意外!
非常非常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