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如此,威廉姆斯姐妹的雙手反拍,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職業網壇獨一無二的一項技術,她們徹底無視時間差,隨時都可以擊打直線或者斜線,以至於對手無從判斷,容易陷入被動。
當然,技術是技術,真正的技術,還是威廉姆斯姐妹得天獨厚的力量優勢。
在這裡,強調的是擊球時機——
擊球點,其實早一點晚一點,嚴格來說,沒有關係,只需要擊球手法做出調整,就能夠完成擊球。
平時,之所以一直強調擊球點的重要性,就是因為擊球手法和擊球習慣是相對固定的,所以球員往往需要尋找自己最舒服的擊球點,有人像錦織圭那樣搶擊球點,也有人像弗格尼尼那樣操控擊球點。
此時,高文就是有所預謀——
延遲出手。
故意將擊球點拖後,而後利用紅土特性,拉出強烈上旋,透過拍頭速度的控制和強烈旋轉的摩擦完成變線。
同時,高文的回球線路並不是瞄準搏殺式直線死角出手的,而是瞄準波斯皮希爾的站位調整出一條直線。
一來,一往。
算計,反制。
索克和高文的大腦都在高速運轉,但這次,高文的計算速度壓制住了索克,然後——
波斯皮希爾就手忙腳亂起來。
先有高文延遲出手,以至於波斯皮希爾第一時間啟動身體,結果卻發現形成錯位,重心明顯晃動了一下。
後有高文追身直線,波斯皮希爾的重心還沒有調整過來,儘管沒有失位,但卡位也不穩,球拍明顯晃動。
呃啊!
波斯皮希爾根本來不及舒展身體,網球就已經正面撞擊過來。
下意識地——
攔截了一拍。
手忙腳亂的情況下,波斯皮希爾腳步根本沒有站穩,但上半身還是下意識地強行發力,推擋了出去。
斜線!
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