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賽點> 1238 一拍擊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238 一拍擊球 (1 / 3)

挑高球,如果高度和深度不夠,那麼就會成為對手高壓球的機會,這是最簡單也最基礎的網球知識。

人人都知道。

但是,高文的挑高球卻似乎沒有能夠過頂,這是怎麼回事?在沒有力量和速度壓力下,出現一次簡單失誤嗎?

當然不是。

高文知道挑高球的作用,同時,他也知道布萊恩兄弟的雙打能力——

一個單純的挑高球,將麥克推向底線,麥克肯定會保守地過渡一拍,緊接著,鮑勃會在網前進行封堵。

如此情況下,高文和迪米特洛夫的最好選擇就是雙雙上網,而後和鮑勃展開網前短兵相接,持續對抗。

結果呢?

五五分。

其實,高文依舊沒有能夠打破布萊恩兄弟的平衡,因為挑高球是預料之中的戰術,沒有打破正常套路;另外,網前比拼也是布萊恩兄弟的強項,甚至能夠忽略紅土的場地影響,將網球演變成為羽毛球。

這一分的勝負,也就是一半一半。

這不是高文的算計,他不僅想要扭轉局勢,而且想要搶佔優勢。

在高文看來,他必須充分利用紅土場地,打破平衡、改變套路,然後破壞布萊恩兄弟的熟悉雙打習慣。

在雙打賽場衝擊布萊恩兄弟,和單打賽場衝擊四巨頭一樣,他們需要拿出新東西才行。

正是在如此背景下,高文出手了。

挑高球的控制,高文並沒有瞄準底線深區擊球,而是選擇中後場,一個不前不後、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

可以這樣理解,高文將網球的下墜落點控制在一個「十字路口」,可以直接選擇高壓、也可以返回底線等待網球落地之後再擊球,但關鍵就在這裡——

如果直接起跳高壓,擊球點稍稍靠後,必須後仰高壓,身體重心容易失衡;如果返回底線再進行擊球,又需要稍稍等待一下,這也給予高文和迪米特洛夫雙雙上網扭轉局面的時間。

不同選擇,需要面臨不同優勢和劣勢,同時也需要面臨不同後果。

而在網球比賽裡,一切都濃縮在一毫秒的短暫剎那,球員就必須做出判斷、衡量和決策,耽誤不得。

情況,也就變得棘手起來。

也就是說,高文設定了一個陷阱,考驗麥克的判斷和抉擇。

當然,前提就在於,這一拍擊球,基本已經沒有力量、旋轉和速度,給予高文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調整,於是,高文膽大包天地做出了選擇,依靠自己出色的手感和細膩的控制,擊打出了一道拋物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