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賽點> 1122 打人打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122 打人打臉 (2 / 3)

在這些豺狼虎豹面前,小茲維列夫還是太年輕太天真。

打人不打臉。

但對記者來說,這條規則應該稍稍改變一下,打人專打臉,而且出手必須快準狠,效果才能夠達到最佳。

那位記者還唯恐其他記者同行沒有調查資料,又或者小茲維列夫貴人多忘事,不等回應,緊接著就友好地提醒了一句。

““6:2”、”6:0”,你還記得嗎?”

說完,記者展露一個燦爛的笑容,白森森的牙齒看起來和鯊魚一模一樣。

赫。

現場湧動著一片窸窸窣窣的聲響,顯然,確實還有一部分記者沒有完成事前調查,根本不知道這件事。

其實,挑戰賽和ATP根本就是兩回事,沒有可比性。

比如納達爾和加斯奎特。

青少年時期、挑戰賽時期,基本都是加斯奎特贏球,納達爾鮮有勝績,但轉入職業賽場,卻是另外一個故事。

也正是因為如此,職業網球記者們都不會刻意調查挑戰賽的戰績,因為參考價值非常低,更多是作為一個趣聞。

但現在,真正聽到比分的時候,還是難免有些意外——

畢竟,小茲維列夫去年四月的時候,就已經在漢堡ATP兩百五十的賽事裡贏過球了,具備職業級別的競爭力。

&nbsp本章未完!

1122 打人打臉

結果,高文卻能夠輕取對手,看來,在美網崛起之前,奇蹟的爆發就已經有蛛絲馬跡了。

如果小茲維列夫足夠成熟足夠冷靜,他可以坦然面對挑戰賽的對陣記錄,一個打趣就能夠輕易帶過去:

挑戰賽是挑戰賽,職業賽事是職業賽事,“我還希望著接下來能夠揭開全新篇章呢”,這就已經足夠。

可惜,對十八歲的少年來說,這還是太困難了。

面對新聞記者的圍攻,小茲維列夫還是臉皮薄,一記耳光甩過來,火辣辣疼得厲害,臉頰瞬間就漲紅起來。

“我會擊敗他。”

小茲維列夫用盡全身力氣,才勉強從牙縫之中擠出話語裡,似乎可以聽到牙齒幾乎就要破碎的撞擊聲響。

從上週印第安維爾斯到這周邁阿密,新仇舊恨,全部洶湧而上,甚至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握緊了拳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