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晃一槍。
簡單來說,高文假裝自己準備封堵反手位,但實際上,注意力在自己正手位的空檔上。
一切,都是計劃。
正是因為高文知道自己對發球的判斷不夠準確, 導致回球被動, 但如果臨時改變計劃,反應速度遲緩片刻,局面可能一樣糟糕;同時,如果繼續堅持計劃,上網就顯得冒失衝動,如同無頭蒼蠅一般。
所以,上網依舊是上網,確保整個戰術的銜接保持流暢;但細節部分,卻需要做出調整,製造一個陷阱。
直線封堵反手,這是一個陷阱,虛晃一槍;從機率和數學角度來說,高文正手位的球場完全都是空檔,只需要稍稍引導一下,哪怕只是一個視覺暗示,科爾施雷伯也會條件反射地朝著空檔方向擊球。
畢竟,科爾施雷伯是典型藍領球員,也是典型“肌肉”球員,算計與反算計的速度稍稍慢一些,隨機應變能力也稍稍弱一些。
網球,過來了——
斜線,正手。
完完全全按照高文的構想。
科爾施雷伯也同樣遭遇擠壓,正手在腳邊擊打了一個反彈球,視線餘光瞥到高文封堵反手的線路,再加上高文整個正手半場完全清空,條件反射的擊球瞬間,手腕就將拍面一撇,網球就已經飛出去了。
斜線!
正中下懷。
高文,連續小碎步完成調整,不急不躁,身體迎前、腳步跟上、小臂打直,正手蓋帽。
轟!
網前斜線的小球下壓扣殺,乾脆利落,一記漂亮的制勝分,挽救盤點。
全場,沸騰!
如此大膽,如此果決,如此驚豔!
真正來到關鍵時刻,高文展現出強者風範,看似冒險的戰術選擇,步步為營,輕鬆就扭轉了局面。
呼哧!呼哧!
高文大口大口喘著氣,心臟狂跳不住,幾乎就要炸裂,但眼神熠熠生輝,堅定的信念爆發出強大能量。
他喜歡這樣的時刻,也享受這樣的時刻,昂揚鬥志終於全面抬頭,那種酣暢淋漓的釋放,身心舒暢。
看著球場對面的對手,看著全場沸騰的觀眾,高文緊緊握著拳頭,然後,嘴角輕輕上揚,笑容綻放。
科爾施雷伯有些懵——
明明自己的發球已經制造出足夠優勢,但怎麼一轉眼就丟掉這一分了呢?
情況,悄然之間發生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