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伸。一攔。
一切都是條件反射,電光火石之間就必須完成反應和動作,一氣呵成;而且,因為腳步站在球網前面,進一步壓縮反應的時間和空間,難度更是直線上升。
此時,休賽期的特訓也就初步顯露出成效。
簡簡單單的一個動作, 柔韌的手感卻成功包裹住了網球。
卸力!
內旋!
手腕往下一個巧妙的旋轉,然後,芥末黃的網球就如同小精靈一般,劃出一道小巧的弧線,筆直筆直地沿著邊線,重新回到另外一半球場。
嗖。
全場視線全部凝聚過來, 心臟也跟著停止跳動, 全場凝滯。
過網,急墜。
伯萊利馬上就意識到:小球。
踏踏踏。
腳步立刻啟動, 風馳電掣之間全速狂奔。
近了。
更近了。
眼看著就已經要拍馬趕到,網球落地之後,彈跳高度比想象中高一些,應該還是旋轉太過強烈以至於高文的卸力動作沒有能夠把力量完全卸掉。
這是機會。
伯萊利狂奔得越來越快,然後就眼睜睜地看著網球高高飛翔到球網之上,一個倒旋,又重新越過球網,如同迷路的狗狗一般,自己乖巧地找到回家的路,又回到高文和納達爾一側的球場之上。
伯萊利的速度已經達到極致,但還是慢了一步,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網球回到另一側場地,落地。
這……這都行?
伯萊利直接傻眼。
高文也直接傻眼。
顯然,意外,對兩個人來說都是如此, 又或者說,應該再加上納達爾和梅耶爾, 四個人全部都傻眼。
眨巴眨巴眼睛,然後還是現場觀眾率先反應過來,一個個面面相覷地交換視線:
剛剛發生了什麼?我們看見了什麼?那顆球最後是怎麼回來的?就好像迴旋鏢一樣自帶回家屬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