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見地,穆雷選擇發球搶攻,在面對破發點的時候,穆雷的出手非常堅決也非常強硬。
最重要的是,精準。
穆雷的正手擊球直接要了一個底線大三角的死角,沒有發全力,而是用控點的方式將場地利用到了極致。
從移動趨勢來看,高文正在朝著自己右側的正手位移動,所以不需要轉向,但穆雷捕捉到了一個要點:
高文為了接發球,將身體丟擲去,重心處於失衡狀態,為了下一拍防守,必然站在原地調整自己的腳步和重心。
這就是一個停頓。
然後高文再次啟動,橫向衝刺,又必須重新加速——
變速跑,永遠比勻速跑更加困難也更加消耗。
這就是縫隙。
也正是因為如此,穆雷沒有盲目發力,而是精準地要了一個落點,試圖控制局面。
高文確實非常狼狽,全速移動,甚至可以感受到五臟六腑都在顛簸撞擊,從移動距離來看,應該能夠及時觸球,但沒有太多揮拍空間。
怎麼處理?
高文選擇將自己的身體丟擲去,並不準備做急停的動作完成紮實擊球,順著身體前衝的慣性展開揮拍。
右手,就如同大鵬展翅一般,橫掃千軍。
無法主動發力,就利用衝刺慣性和地心引力完成發力。
沒有被動,沒有保守,不僅沒有,而且還在困境之中展現出破釜沉舟的霸氣,整個擊球行雲流水。
砰!
網球,撞擊回去,又急又快,尾勁十足。
被動防守之中,高文也擊打出一拍守中帶攻的擊球。
斜線!
並且,壓住了底線,因為在底線內側,視線可以準確判斷出是壓線球,以至於全場觀眾都無法控制地發出了驚呼聲。
穆雷,儘管及時移動到位,但擊球也明顯收到擠壓。
然後,穆雷又保守地退縮了回來,正手提拉了一拍直線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