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搶七里的最後三分,高文真正展現出世界前八的風采,以絕對強硬的姿態, 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與克耶高斯的大開大合、大吼大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平實一貫擅長怒吼慶祝的高文,卻在第二盤表現沉穩,尤其是搶七局,沉穩自信、勝券在握的表現,牢牢掌握主動權,比賽氛圍也就悄然發生了變化。
瑪格麗特考特球場現場,主場球迷意志消沉。
和電視機前觀看直播不同,置身於現場,他們能夠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比賽氛圍,那種緊張和刺激,時時刻刻讓心臟經受嚴峻考驗,連續過山車式的體驗之後,精力和體力的消耗都非常嚴重。
瀕臨窒息。
盤點結束之後的這場鬧劇,更是從精神層面和體力層面瓦解防線。
儘管沒有人能夠準確確定,噓聲到底是針對誰,可能就連發出噓聲的球迷自己, 也無法確定其他人是否和自己同一陣線;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隱藏著諸多失望。
對克耶高斯的失望。
從克耶高斯的表現來看, 他依舊是那個被寵壞的孩子, 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予取予求,注意力好不容易集中了一段時間,但事情沒有能夠按照自己的預期發展之後,然後他就陷入推卸責任的模式。
輸掉第二個搶七,堪比當頭棒喝。
現場的澳大利亞人都有些暈暈乎乎,一時半會緩不過來,然後他們就意識到,可能第三盤也困難了。
克耶高斯,真是不堪重任。
甚至於,陸陸續續可以看到一小部分球迷退場——
他們不忍心再繼續觀看下去。
當然,客觀來說,比賽依舊沒有結束,克耶高斯依舊可以連贏三盤超級大逆轉,勝負懸念還沒有分出。
阿加西曾經說過一句名言:網球比賽是沒有計時器的,在決出勝負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足球也好,籃球也罷,這些比賽都有時間限制,不管如何,比賽總是需要在時間之內決出一個勝負,哪怕是加時賽疊加加時賽。
但網球沒有。
以前,有長盤決勝,所以伊斯內爾和馬胡在溫網打出了“70:68”的比分。
現在,沒有了長盤決勝,但依舊有搶七/搶十,而搶七決勝之中,小分也同樣出現了“30:28”的驚奇比分。
機會始終客觀存在。
也正是因為如此,除非球員自己放棄比賽,否則網球的勝負,始終擁有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