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克耶高斯還是抓住了機會。
在高文的第二個發球局裡,克耶高斯先後錯過三個破發點,但也還是製造出第四個,並且終於抓住。
一記標誌性的正手斜線暴擊,幾乎就要將網球擊爆一般的強勢進攻,硬生生地將高文的防線撕開一道口子,以無可挑剔的制勝分兌現第四個破發點,完美而強勢的表現讓整個瑪格麗特考特球場陷入瘋狂。
全場比賽,首次破發,並且依靠第二盤率先發球的優勢,直接就將比分拉開到“4:1”。
緊接著,兩位球員順利保住自己的發球局,比分也就來到了“5:2”,克耶高斯距離拿下第二盤只剩下一局。
“5:2”,在女子網壇,這被譽為是“神奇比分”,如同魔咒一般,擁有特別效應。
原因很簡單,似乎每次到了這個比分,領先一方就好像不會打球,而落後一方小宇宙爆發,然後局勢逆轉。
接下來的比分,落後一方連續逆襲,一瀉千里地連贏四局,最終反而是以“7:5”的比分擊敗此前的領先者。
雖然不是次次都如此,但頻率之高,已經到令人哭笑不得的程度。
可是,為什麼會這樣呢?
核心原因還是女子球員發球局不穩定所帶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5:2”的比分,看起來懸殊,但其實落後一方也就是被破掉一個發球局而已,領先一方因為這一盤率先發球才遙遙領先,拉開比分差距;接下來,只要落後一方站穩腳跟,保住發球局,並且在對手羸弱的發球局裡發起衝擊,一旦破發成功,氣勢逆轉,然後整個局勢就會徹底顛倒過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每次來到這個比分的時候,就好像一個魔咒般,突然之間,形勢就發生翻天覆地的逆轉。
歸根結底,還是女子球員發球威力不夠以至於對自己的發球局控制權不穩。
如果是小威廉姆斯這樣的發球高手,那麼領先的時候,被翻盤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
在男子比賽裡,那就更少更少了,“5:2”,確實差距明顯。
儘管高文依舊不為所動,穩紮穩打地保住自己下一個發球局,將比分迫近到“5:3”,但克耶高斯在自己的發球勝盤局裡,表現依舊非常沉穩。
“40:15”。
克耶高斯比分領先,拿到了連續兩個盤點,以克耶高斯這一盤的發球狀態來看,似乎已經沒有懸念。
但是,一個不算意外的意外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