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賽點> 847 恩怨情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847 恩怨情仇 (1 / 3)

在第二輪比賽擊敗澳大利亞的格羅斯之後,高文的“籤運”,依舊有一點點玄學,不能說不好也不能說好。

“好”,是因為高文所在小分割槽的另外一位種子球員菲利普科爾施雷伯(pippkohlschreiber)爆冷被淘汰出局,繼克拉吉諾維奇之後,媒體認為可能為高文帶來小麻煩的球員又掉了。

“不好”,則是因為淘汰科爾施雷伯的球員,托米奇,又又又是澳大利亞本土球員,連續第三輪遭遇主場球員。

所以,這到底算是好運,還是壞運?

1992年出生的托米奇,現世界排名六十六位;曾經在2012年的時候,最高來到過二十七位。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位天才少年。

青少年時期,就先後登頂澳網和美網的單打冠軍,並且在年僅十七歲的時候,就為國出戰,代表澳大利亞征戰戴維斯盃。

2011年,還未滿十九歲的托米奇橫空出世,一鼓作氣在溫網殺入八強,不僅是1986年鮑里斯貝克爾以來最年輕的八強球員,在漫長曆史長河裡也是第二年輕完成如此壯舉的球員,同時也成為世界排名前一百之中最年輕的球員。

2012年,托米奇在澳網這項本土大滿貫之中繼續閃耀,強勢闖入第四輪十六強,並且世界排名來到新高,超越澳大利亞偶像級的球員休伊特,成為目前澳大利亞的第二號男單,瞬間成為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明日新星。

準確來說,托米奇和拉奧尼奇幾乎是一前一後冒頭,比楊諾維茨、迪米特洛夫等人都還要更早一些,他們可以算是1990年以後出生的無數年輕球員之中,第一批闖蕩出名號的,在職業網壇掀起青春風暴。

托米奇,確實擁有非常出眾的天賦,儘管許多人稱他為休伊特的接班人,但事實上,他真正的天賦更加接近於費德勒和穆雷。

一方面,是他的擊球手感,堪比費德勒,對於許多回球的處理,往往有著神來一筆的細膩。

一方面,則是他對戰機的捕捉,堪比穆雷,在漫長回合球裡經常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擊球選擇。

當然,“堪比”,也只是堪比而已,想要兌現天賦,則是另外一回事。

成名之後,這位天才少年很快就迷失了自己——

超速、酒駕、拘捕,流連酒吧、大放厥詞,甚至在巡迴賽裡,為自己贏得了“夜店小王子”的美名。

然而,場外花邊新聞的沸沸揚揚,終究還是比不上場內新聞的重磅和驚悚。

2014年三月的邁阿密大師賽上,托米奇僅僅抵抗了二十八分鐘二十秒,就以“0:6”、“1:6”的懸殊比分輸給了芬蘭球員亞爾科涅米寧(jarkkonieminen),這也是atp歷史上耗時時間最短的一場比賽。

全場比賽,托米奇只得到十三分。

“消極比賽”。

和澳大利亞年輕一代裡另外一個“壞小子”克耶高斯的區別在於,托米奇始終醉生夢死,滿不在乎又迷失自我,似乎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時好時壞,有些時候似乎充滿鬥志,但更多時候又不知所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