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賽點> 809 一個魔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809 一個魔咒 (2 / 3)

2012年,穆雷登頂美網,職業生涯終於迎來突破,緊接著次年年初的澳網,穆雷再次表現出色殺入決賽。

也就是說,在職業網球百年曆史上,一直到2012年,穆雷才打破桎梏,完成首次奪冠之後背靠背闖入決賽的壯舉。

可惜的是,在2013年的澳網決賽,穆雷輸給了德約科維奇,無緣創造歷史。

事實上,即使再往後推十年,2021年,梅德韋傑夫在美網首次登頂冠軍,緊接著在次年澳網闖入決賽,他也僅僅只是穆雷之後第二位完成如此壯舉的球員,然而在決賽也遺憾輸給納達爾,屈居亞軍。

這,著實有些不可思議,即使不想相信,但現實就是如此……鬼打牆。

簡單橫向對比看看:

費德勒,2003年首次登頂溫網,緊接著美網止步第四輪。

納達爾,2005年首次登頂法網,緊接著溫網止步第二輪。

德約科維奇,2008年首次登頂澳網,緊接著法網止步四強。

無數專業人士和資深球迷都非常好奇這件事,一項又一項記錄被打破被更新,但這項記錄卻始終堅若磐石。

所以,在這裡面,是否存在著一個魔咒一個桎梏,限制住了男子球員?

如果這樣說的話,就顯得荒謬可笑:怎麼可能。

但認真想想,女子球員不止一次完成如此輝煌壯舉,千禧年之後就足足出現了三次,然而男子球員卻一直到2012年才出現一枚“希望火種”,這著實太誇張。

也許,“魔咒”的說法就沒有那麼荒唐了。

去年年初,瓦林卡職業生涯首次完成突破,登頂澳網,當時人們就一直在討論:

其他球員首次登頂冠軍的時候都太年輕,缺少經驗,所以無法很好地處理壓力與紛爭,這才無緣打破魔咒,那麼瓦林卡就不存在如此桎梏了——

畢竟,瓦林卡都已經二十八歲了。

壓力,鋪天蓋地地朝著瓦林卡洶湧,並且在瓦林卡登頂蒙特卡洛大師賽之後達到巔峰,因為這是一站紅土大師賽,人們有理由對於瓦林卡在法網的前景懷抱更多期待。

期待、質疑、好奇、挑釁,紛紛擾擾的觀點蜂擁而至,在前往巴黎之前,瓦林卡也被普遍認為是法網的奪冠熱門,聲勢甚至超過費德勒和德約科維奇,直追納達爾。

結果呢?

首輪出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