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獵獵。
高文正在全速衝刺,卻猛然發現納達爾的正手進攻打破自己的預判,電光火石之間腳步就行雲流水地完成調整:
從大跨步到小碎步,但身體依舊順著前衝的慣性持續狂奔,整個世界都在晃動,光影和聲浪全面爆發。
蹬!
右小腿肌肉狠狠蹬地,充分藉助衝刺的力量整個人蹬起來,然後正手揮拍動作就已經順勢迎了上前。
蹭蹭。
蹭蹭!
網球強烈摩擦拍線的劇烈響動持續不斷地挑戰著高文右手手腕的穩定性,甚至整個小臂都能夠感受到激烈震動。
啊!啊啊啊!
高文緊咬牙關爆發出丹田深處的力量,小腿蹬地膝蓋打直,小臂橫掃的力量就完成一次勾帶的掃擊。
邦!
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也太急,以至於高文全然丟失了控制,整個回球的拋物線根本就沒有能夠壓住,只是勉強用手腕包裹住網球,避免直接打飛。
下一秒就能夠看見,網球朝著反斜線方向衝去。
然而,“納式上旋”的強烈尾勁讓網球劃出一道淺淺的拋物線,又慢又高,晃晃悠悠地朝著底線飛去。
如果是其他非盤點的分數,又或者是2017年以後的納達爾,此時就已經進入底線,在中前場施壓。
但現在的納達爾依舊停留在底線,一連串小碎步調整,早早就已經到位,卻依舊沒有停下腳步調整,繼續用一連串小碎步橫向移動,從反拍擊球強行調整到側身正手——
正手,納達爾攻城拔寨的最強武器,側身正手也是他在比賽裡使用最頻繁的戰術。
其實,高文這一次回球,旋轉、力量和弧線都非常糟糕,唯一值得肯定的優點是落點,壓在底線之內兩顆球的位置,這也意味著擠壓了納達爾的擊球位置。
只要納達爾用反拍搶一個上升點,高文就會非常被動。
但網球比賽就是這樣,瞬息萬變的短短時間裡需要處理各式各樣的決定,不見得每次都是正確的,可是每次一旦做出選擇就必須堅定,沒有猶豫的空間。
納達爾選擇了側身正手,他就必須下手果決。
此時,納達爾強行側身的腳步稍稍差了小半步,這也導致他的身體後仰讓出擊球空間,重心有些不穩;但暴力正手依舊又準又狠地完成發力擊球。
啊!
納達爾正手發力也發出一聲怒吼,然後就可以看見,網球化作一道流光,沿著直線、瞄準高文的腳底下完成擊球。
此時高文的站位,就在中場附近,這也意味著高文的回球不容易撕開角度;更何況,納達爾的正手攻擊宛若急風驟雨一般,層層疊疊地傾軋下來。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