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比賽裡,除了局間休息和盤間休息之外,其實對一分與一分之間的調整時間是沒有嚴格規定的。
因為比賽是非常特殊的,有時候,一記ACE就結束一分,那麼不需要調整就可以直接繼續進行下一分;但有時候,雙方拼盡全力擊打了三十個回合,進入無氧運動狀態,那麼一分結束,雙方都需要調整一下。
所以,只要不是太離譜,在規則合理範圍內——分寸主要掌握在主裁判手裡,球員利用擦汗或者挑球的時間稍稍調整一下,這是沒有關係的;更換球拍、更換球鞋等等偶爾為之的舉動也在可以接受範圍。
一直到2017年的美國網球公開賽,和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等專案一樣,為了在現有規則上加快比賽程序,更加方便電視直播,所以他們首次引進了發球計時規則,也就是一分結束到下一次發球之間,時間不能超過二十五秒,並且在球場不同位置安裝計時器,以督促球員。
超時違規的話,一次警告、兩次罰掉一次發球機會(也就是一發變成二發)、三次則可以直接罰分。
但其實,分與分之間,調整呼吸、放鬆肌肉是一方面,整理思緒、戰術佈局是另一方面。
就好像現在。
吉隆充分利用擦汗的時間,進行思考,看看下一分應該怎麼打。
當下,發球計時規則還沒有登場,吉隆的調整時間稍稍長了一些,但現場觀眾完全沒有任何喧囂,一個個都屏息凝視,空氣裡嗡嗡作響的震動正在悄無聲息地蔓延,反而讓人越來越緊張。
轉身來到底線,吉隆抬手向高文示意道歉了一下,然後才開始拍球。
啪。啪。啪。
網球拍打地面的聲響在跳躍著,彷彿海豚躍出金光閃閃的海面一般,讓全場視線全部都聚焦過來。
啊!
蹬地!轉體!揮臂!
吉隆因為強勢發力而發出一聲悶哼,抬頭看著芥末黃的網球鑽入金色陽光裡,然後全身力量全部疊加在網球上。
嗖!
平擊內角發球,發球時速又重新回到177公里,又快又平,而且角度要得非常刁鑽,直接壓在了發球區的T點之上。
拼發球!
關鍵時刻,吉隆也已經豁出去了,咬緊牙關拼了一個一發,要速度有速度要角度有角度,哪怕力量稍稍不足也已經讓高文非常非常狼狽。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