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賽點> 199 奇思妙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99 奇思妙想 (2 / 3)

然而,高文依舊認為這是機會。

因為吉隆切削了一拍,身體重心已經被打亂,他的下一拍進攻銜接馬上就跟上,雙腳站穩、正手掄圓,全力擊打了一拍直線。

出手瞬間,高文就意識到自己沒有能夠發全力,吉隆的切削太深了,落點壓制擠壓到了高文的站位,即使提前做好準備,但揮拍空間沒有調整過來,發力自然也就不夠完整,這一拍的進攻質量恐怕稍稍不足。

果然!

吉隆如同閃電一般快速搭配,雙手反拍狠狠往前頂了一拍,擊打出一條中路靠反手的斜線,而且改變擊球方式,搶了一個上升點,然後回球又平又快,在高文提速的基礎上,又再次將節奏提升了些許。

嗖!

網球如同導彈一般快速飛行過來,即使高文第一時間就已經腳步到位,但吉隆的擊球落點連續第二次在底線附近,連續壓制到了高文的揮拍空間——

其實就是逼迫高文往後退,只要後退,揮拍空間就會充分起來,但問題就在於,後退的話會變得越來越被動,一方面是擊球力量很難在底線三米五米之後製造自己想要的效果,另一方面則是移動範圍擴大,很難第一時間搶到擊球點。

這一道理,其實看女子比賽更加直觀。

因為女子球員力量不足,如果揮拍動作不充分,那麼就很難將壓到底線的擊球擊打回去,但她們又不願意後退,特別是進攻越來越重要地當下。

於是她們就會採用下蹲式擊球,利用重心下坐的力量,整個身體如同盾牌一般積蓄力量,然後在不後退、也沒有辦法揮拍的情況下,將網球直接頂回去。

後退,也就意味著陷入被動。

高文拒絕後退,揮拍動作也就受到了擠壓。

來球是一個下旋球,如果以撞牆的姿態直接頂回去,下網是大機率事件,於是高文勉強用雙手反拍做了一個小提拉的動作,然後網球就劃出一道飽滿的弧線,沿著四十五度對角線重新回到吉隆的反手位。

機會!

吉隆馬上就嗅到了機會,轉守為攻的機會,腳步馬上就切入場內,搶了一個上升點,用短平快的方式將網球擊打出一道直線,瞄準底線和邊線的小三角擊打。

轟!

一拍!

主動與被動的位置馬上扭轉過來,然後吉隆順勢上前,不是他想要上網,而是為了縮短下一拍的進攻銜接,他需要向高文施加足夠的壓力,哪怕上一球上網才剛剛被高文穿越,他現在的上網腳步也依舊非常堅決。

蹬蹬蹬!

吉隆快速貼近網前,形成物理層面的視覺壓迫,那麼,高文看到了嗎?

當然看到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