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比賽,歸根結底是兩名球員的對抗與角力,所以,變化是時時刻刻發生的,壓制與反制則是比賽的永恆主題。
對於發球一方來說,在發球之前,他們必須觀察對手的站位和狀態,然後根據具體情況的差異來調整自己的發球戰術,不僅是為了避免直接將發球送到對方碗裡,而且也是為了發球之後的進攻銜接重新安排戰術。
觀察和思考,這是網球比賽裡分分秒秒都必須進行的事情,一旦停止觀察停止思考,只是憑藉本/能擊球,那麼比賽很快就會陷入機械式的消耗之中,哪怕是身強力壯的青少年球員也可能稀里嘩啦地拱手送出勝利。
高文第一時間就注意到了裡畢提斯的站位變化。
微微有些意外。
但真正意外的是,裡畢提斯對比賽的解讀和展開能力,才兩分而已,就已經開始嘗試不同的戰術組合了。
這也意味著,不管裡畢提斯的網球智慧如何,至少他是一位敢於求變也敢於嘗試的球員,絕對不會死板。
高文收回視線,開始拍球,大腦高速運轉起來。
平擊發球是怎麼回事?
其實,每位球員都會平擊發球,只是質量的區別。
一直以來,高文很少平擊發球,就是因為力量的短板導致平擊發球的質量平平,反而很容易一發失誤,讓自己陷入二發的局面;但伴隨著身體屬性的提升,力量和爆發力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情況也就不同了。
儘管平擊發球依舊不是高文的強項,和約翰伊斯內爾、伊沃卡洛維奇那些頂尖發球高手還有一條銀河的差距,但還是能夠成為高文發球戰術庫裡的一種選擇,可以混淆對手的判斷,也豐富自己的比賽節奏。
開場階段,體力和精力處於一個巔峰,高文也就用平擊發球來開啟局面。
而現在,裡畢提斯率先做出改變,那麼,他應該跟著改變?還是應該堅持戰術呢?
嗖!
高文,發球了。
芥末黃的網球在空中劃出一道飽滿的弧線,高高地越過球網,落在對角的發球區內,然後朝著裡畢提斯鑽了過去。
近身發球?
裡畢提斯已經做好準備,小碎步連續調整,第一時間就側開身體、拉開空間,準備用自己的反拍接球,因為反手的引拍動作比較小,雙手反拍的動作也更加穩定,在倉促的時間裡也依舊能夠完成觸球。
但是!
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