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厘米的身高,讓站在網前的多米揚如同巨人一般,高文第一次覺得自己好像也不是那麼高的樣子。
這是一場短兵相接的比賽,多米揚的技術稍顯粗糙,但發球非常非常出色,這應該是高文目前為止面對的最強發球手,哪怕在多米揚發球局裡找到一些機會,但馬上就會被多米揚的一堆ACE雨淹沒。
同樣,多米揚在高文的發球局裡也找不到機會,高文多變的回球方式和擊球節奏讓他始終找不到感覺,往往兩拍三拍之內就會掉球——以多米揚失誤的方式結束這一分,這也使得回合球根本無法維持,與上一場對陣薩拉門託是兩個極端的比賽。
高文無法破發多米揚,多米揚也無法破發高文。
整個比賽程序,就好像李小龍的武打電影一般,乒鈴乓啷,熱鬧非凡,沒有回合的糾纏,一切都非常快速。
第一盤僅僅打了二十六分鐘,就直接進入搶七;第二盤也是如此,從比分來看,雙方又再次糾纏到了搶七,但全場比賽結束的時候,也才不到一個小時,甚至比“高文VS薩拉門託”一盤比賽時間還短。
然而,比分,卻是兩個搶七。
搶七局裡,一個“10:8”、一個“7:4”,高文成功笑到最後!
正如尚恩擊敗布萊默的比賽一樣,這次更加大膽更加果敢也更加聰明的一方,則是高文。
搶七局裡,高文稍稍調整了戰術,面對多米揚勢大力沉的發球,更多以切削和推擋的方式完成接發球的動作,不管接發球質量如何,首先確保自己的回球能夠進入場地裡,儘可能讓多米揚多打一拍。
在平時,多米揚的發球局裡,高文需要搶下四分乃至更多,才能夠破發,這也意味著多米揚的容錯空間更大,哪怕丟掉一分兩分,也同樣能夠快速站穩腳跟,重新追回來。
但是,搶七局卻不同。
搶七局裡,發球也有順序,假設搶七局前最後一局是高文發球,下一局本來應該是多米揚發球的話,那麼搶七局,就由多米揚率先發球。
多米揚一個發球分之後,再是高文的兩個發球分,然後又是多米揚的兩個發球分,按照如此順序進行輪換;小分總和到六分或者六的倍數時,雙方需要交換場地,就這樣一直到決出搶七局的勝負為止。
也就是說,每一分,都至關重要,一旦錯過一個發球分,可能就要錯過整盤比賽,容錯空間非常小。
高文的回球戰術,一方面是為了延續回合球,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削弱多米揚在發球環節的心理優勢。
一點,再一點,慢慢地蠶食多米揚的優勢,然後,抓住機會,發動致命一擊。
於是,第一盤,搶七獲勝;第二盤,搶七再勝。
著筆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