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 (1 / 5)

“好了,南直隸的拆分已經勢在必行,孤以為,此次叛軍合力,未嘗不是南直隸的勢要商賈合力。”

“如此教訓,陛下親征南下數月不歸,孤以為應該吸收教訓,拆分南直隸之事,孤持贊同意見。”

朱瞻墡的氣勢一變,坐直了身子說道:“眼下更重要的是貴州、湖廣土司之事。”

朱瞻墡為和立刻就從襄陽府直奔北直隸了呢?

他的嗅覺是極為靈敏的,他對湖廣、貴州瞭解極深。

王驥用王振,而非王振用王驥,乃是安遠侯柳升南征回來的判斷,這事在朝堂上也不是什麼機密之事。

湖廣、貴州、雲南、緬甸等地的宣慰司,一直是朝廷心腹大患。

四次平定麓川,糧餉週轉半個大明,歷時十幾年的時間,這些宣慰司,如何治理,是擺在案頭急切的問題。

廣通王謀反可是和三苗寨一起,號稱四十萬苗兵,雖然最後一個苗兵也沒響應,但是大明在這些地方的統治,太過薄弱了。

難道僅僅憑藉黔國公去鎮守嗎?

大明的政令也應該跟進。

朱瞻墡鄭重的問道:“手下那問題,陛下要讓改土司世官為流官,這些流官,誰去做?”

“九溪十八洞之地,素來險惡,民風彪悍,治理不易。”

“我們派過去文進士,手無縛雞之力,若是讓舉人、進士前往,他們願不願去?”

朱瞻墡人在襄陽,太瞭解長江以南的土司世官,如何作威作福,而且人家作威作福了千餘年,對大明的朝政也是愛理不理。

他從襄陽府逃跑,是因為他知道,跑的慢了,真的有可能會死。

胡濙嘆息的說道:“永樂十一年,太宗文皇帝廢思州、思南宣慰司,也不是沒想過讓流官去代替世官,但是朝中文進士多不願往,此事作罷。”

強扭的瓜不甜,甚至可能是個生瓜蛋子。

當初土司世官改制推行了一半,設立州府縣,但是並未形成實質性的管理,因為沒有流官願意去九溪十八洞之地。

與其不情不願,還不如維持土司現狀。

“派舉人前往吧。”朱瞻墡提到了另外一個想法,舉人在大明可以做官,但是一般也就是做到知府就到了天花板了。

土司世官改流官,舉人前往,自然是撥開舉人做官的天花板。

從朝廷選才這件事上來看,苗疆民風蠻橫,如果能從苗疆頗有建樹,其才情和能力,定然不會差。

九溪十八洞擅長養蠱,從這地方養蠱養出來的官僚,那絕對稱得上蠱王了。

江淵作為兵部尚書,開口說道:“我們應該給每位前往土司任流官的舉人,配一名掌令官,一正一佐貳,這樣一來,舉子內心對於安危也安心些,同樣,也更方便牧民之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