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 (1 / 5)

朱祁鈺看著憤怒的李賢。

那種發自內心的憤怒。

如果稱呼李賢為儒學士,那是在罵他,應該叫他道學士。

因為大明的儒學士,更多是稱呼那些在社學和儒學堂讀書,剛剛讀完蒙學的人。

若稱呼李賢這位正經的科舉出身的大學士為儒學士,就像是在罵他小學還未畢業一樣。

但是李賢讀的的確是儒家經典,的確可以稱之為儒學士。

儒家的經典,對道德是有一定的約束和要求的。

這也是朱祁鈺不喜歡的一點,這種約束和要求,發展到了現在,變成了一種宗教性的東西,甚至僭越公權。

大明的這片土地只能有一個太陽!

但是無論什麼樣的學問,亦或者正經的宗教的總經,都是勸人向善,這是招攬信眾的基本訴求。

那麼這群連儒學士都嫌棄的重利盜蹠,人厭狗嫌的東西,該怎麼具體定義呢?

朱祁鈺笑著說道:“一群蟲豸!”

“蟲豸的下場只有死亡,不肯交稅的蟲豸,更加該死。”

朱祁鈺已經很剋制了,作為一名皇帝,他到了南京之後,徐承宗去給他們開會,這算是朱祁鈺第二次好言相勸了。

他把一群膽大包天的傢伙抄了家,砍了頭,殺雞儆猴。

如果還有人膽敢在大寒潮的時候,繼續僭越公權,謀求私利,朱祁鈺一定會讓大軍,將他們盡數抄家。

朱祁鈺從來不是個好人,而是個被罵作是亡國之君的惡人。

這一點朱祁鈺自己清楚的知道,而且認可,也希望大明上下清楚的認知,到這一點。

他是個無道昏君,別用槍指著他,真的會死。

他話鋒一轉說道:“但是我們無不注意到,也存在透過自己雙手來積累財富的人,也就是正常勞動,納稅而富的人。”

朱祁鈺在南京天天沒事溜達,看到了很多的手工戶,在努力的賺錢,養家餬口,這些人做生意,按時納稅。

大明有沒有研究貧富差距的人?

有,而且很多。

比如浙江監察御史陳以謹就曾上奏:「百年以來,末利大興,遊惰成習。田多汙萊,數口之家室無餘蓄,重以急徵私求,愈不堪命。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比如翰林院文林郎蔡羽上書陳言:「民之貧富,由來尚矣。富者起於勤,而貧者由於惰業。」

「故勤者日眾日樽,以至蓋其藏;惰者日荒日廢,以至於流亡。是故貧者役於富,流亡者庸於土著。」

「此利其利,彼資其力,亦猶農末相資,而不相病也。」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