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還有人不收銀幣的嗎?
于謙雖然住在九重堂,錢對他來說也沒什麼意義,但是不代表他不知道大明銀幣,在民間被追捧到什麼地步。
顯然是有人想要他的欠賬字據罷了。
是誰呢?
于謙卻也不動怒,轉身離開說道:“自然會有人付錢。”
興安此時就站在二樓,這局是他設下的,燕興樓和太白樓都是內帑的生意。
這天底下敢這麼明目張膽,給於少保設套的能有幾個?
只有大皇帝陛下了。
大皇帝陛下本來打算拿這欠錢的字據,等到明日的時候,給於謙上一堂人心險惡的課,不要那麼良善。
于謙回京之後,必然會繼續他勸仁恕的事兒,朱祁鈺自然要讓于謙稍微狠厲一些。
這是個君臣拉扯的過程。
自從於謙入京之後,這個拉扯的就已經開始了。
店家剛要追出來,一個校尉攔住了店家,撒下了二十四文錢。
于謙的身邊,常年跟著二百名從京營中遴選的校尉,這些校尉實質上就是于謙的鐵冊軍。
于謙在京師之戰中的功勳,足以封伯了,這畢竟是君出虜入的大禍,但是那時候,需要于謙繼續在兵部尚書的位置上坐著,就不得不先給了個少保的位置。
于謙的鐵冊軍,這些校尉從京營遴選,而不是從錦衣衛,只有保衛職責,沒有監視之事。
于謙雖然和胡濙在街上溜達,但其實也是有鐵冊軍跟著的,于謙沒散錢支付,但是這些鐵冊軍有。
這拉扯的第一個回合,顯然是平局。
不過沒關係,大皇帝還有後手,等著于謙咬餌。
于謙在街上看了許久,這已經十二月份了,本來該萬物凋零的時候,但是街上人來人往,都是置辦年貨的人。
今年的街頭,比去年跟熱鬧了一點,別的地方,于謙不太好說。
但是京師的勞保局盡職盡責,哪怕是盤踞在京師九門之外民舍的百姓,過年了也要扯兩丈布,割上幾斤肉,稱點豆子做臘八粥。
于謙走過了大街小巷,慢慢的回到了九重堂,正打算入門,就看到了今年的新科榜眼劉昇,等在門外。
于謙左右看了看,他這九重堂自從設立以來,就很少有人登門,他連大小時雍坊官邸都不住。
誰閒的沒事幹,到於府來找晦氣呢?
既得罪了陛下,又得罪了于謙。
當初石璞作為工部尚書,要到兵部當左侍郎打下手,于謙都沒要。
于謙不結朋黨,無論是同榜、同鄉,還是坐師他都不弄,他不想當權臣,只想當個忠臣。
這劉昇想來是等了一些時間了,于謙認識劉昇,知道他躍龍門登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