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宜民再次走出船艙,看到了熟悉的海岸線,滿是疑惑,他感覺非常熟悉,就像離開時那樣。
作為航海經驗不是很豐富的黎宜民,直到看到了紅河出海口,才終於確定,他被帶回來了。
“調頭!我命令你們調頭!”黎宜民歇斯底里的喊叫著,船艙裡的船工們都帶著嘲諷的笑容看著黎宜民,這廝已經被抓了兩天時間,愣是沒反應過來,這船已經換了主人。
袁彬摁住了在抓狂的黎宜民,用力的晃了晃的他的腦袋,大聲的說道:“你看清楚我是誰!看清楚了嗎?!”
黎宜民這才用力的擠了擠眼睛,才看清楚了面前這人到底是誰!
住在太尉府的大明天使袁彬袁指揮,大明最悍勇之人,而站在袁彬身旁的是大明的另外一個使臣,李賓言。
當然是唐興化名,直到柳溥生命走到終點時,依舊不知道那是天下最自由的男人唐興。
黎宜民被緹騎們用緹騎特有的縛術給結結實實的綁了起來,而後將他本人的襪子,塞到了他的嘴裡,才算是止住了黎宜民的無能狂怒。
“你在幹什麼?”袁彬忙完了才看到唐興在指揮著幾個船工,向海裡投遞著什麼物品。
“碑文,上面刻著此地乃大明疆域,景泰九年留。”唐興笑著說道:“彭遂就到處扔這種東西到海里,這不是馬上要入河了,在紅河口立塊碑文。”
“那這個呢?”袁彬指著另外一個陶罐問道。
唐興拿起了這個陶罐說道:“陛下讓弄的,這些陶罐裡放著數量不等的金子,這都是陛下的私財,跟著石碑一起沉海,給日後人尋寶用。”
“陛下本來打算讓我弄了個‘皇帝的藏寶罐’的志怪故事,後來一想,又不太對,陛下尚節儉,眾所周知,這藏能藏多少?”
“所以,就改名為李巡撫的藏寶罐,反正在很多人眼裡,李賓言不是個大貪官嗎?”
“啊?這…”袁彬撓了撓頭,只能說有趣。
袁彬大抵能猜到陛下這麼做的原因,無外乎就是為了鼓勵商貿,在海外設立一個看得見的、摸得著的目標,讓大家出去海貿的過程中多一個談資之餘,還多一個動力。
這李巡撫的藏寶罐和漂流鴨,性質是相同的。
為了開海,陛下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
袁彬和唐興抓住了黎宜民,將他放上了囚車,押解回了升龍城,而此時清化方面的黎思誠特使,原安南國禮部尚書丁烈,也在升龍城。
在陳懋、于謙的安排下,丁烈見到了黎宜民,並且驗明瞭正身。
陳懋對著丁烈說道:“人,我們抓回來了,你們什麼時候歸化?”
“我可提醒你,現在是我們第一次談判,如果你和大明在安南的富賈鉅商有聯絡,應當知道,第一次條件是最豐厚的。”
投降太難聽了,陳懋用了一個歸化的詞,若是黎思誠肯歸化,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丁烈沒有任何猶豫的,咬牙切齒的指著黎宜民說道:“黎宜民什麼時候死,清化軍就什麼時候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