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九百五十五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五十五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 (1 / 3)

袁彬以前不願意用大明火銃,是他武力強悍,人間青兕,即便是沒有火銃,也不影響他天下無敵。

但大明軍以前也不願意用火銃,負責後勤補給的戶部,以前也不喜歡大明軍用炮用銃。

之前的大明火銃,颳風下雨就不能使用,無法適應複雜的戰場環境,而大明之前的火藥,質量欠佳,不利於長期儲存,時日一長就會出現分層,分層後的火藥,連煙花爆竹都不能做,昂貴的火藥變成了一堆的廢料,不適合長期儲存。而實際運用中,打一槍就得再次裝填,裝填的時間長,在戰場生死時刻,誰有空讓你慢慢悠悠的裝填?但是又因為火銃、火藥質量的原因,裝填多少,全靠感覺。

以上種種原因,造成了火銃、火炮的戰法,註定只有小範圍精銳使用,而這就是之前京師三大營只有神機營大規模列裝火器的原因。

京營全軍覆沒後,大明京營進行了重組,在重組後工部、石景廠、十大曆局都在一直致力於改良火器的種種弊端,每解決一種問題,就讓火銃這種火器更加適用於戰場,直到現在,十二年的時間過去,講武堂圍繞火銃、火炮配合作戰提出了許多種的可能,經過戰場檢驗的戰法,是排隊槍斃。

軍隊,人類最精密的殺人機器,追求最簡單、最高效的殺傷敵人。

朱祁鈺站起身來,對著袁彬說道:「走,咱們去試試兵仗局送過來的鳥銃,最開始兵仗局說要叫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朕讓他們把景泰兩個字去掉了,就是一二式定裝火銃。」

「這是要大規模量產的火銃,準備全面列裝整個京營,而京營舊式裝備,將全部交給邊軍使用。」

兩個小黃門在前面開道,朱祁鈺和袁彬說著倭國的種種趣事,一直來到了校場的靶場之內,一把架起的長統放在了出現在了朱祁鈺的面前。

如果袁彬的青兕長短銃,是帶著青兕獸首的華麗風格,那麼面前的這把即將大規模列裝的一二式定裝火銃的風格,就是極簡風格,在火銃上,沒有任何多餘的配飾,沒有複雜的花紋,極簡不代表簡陋,只是簡單耐用。

袁彬的青兕長短銃壞了,大明皇帝恨不得給他補十套八套,但是大明軍的普通軍士,並沒有這種條件,所以,用裝飾節省的成本,換取更高的耐用性,就成了必然。

朱祁鈺拿起了一二式定裝火銃,拍了拍說道:「槍托為全柚木製作來自於麓川的柚木不僅可以製作經久耐用的船隻,還可以用來製作槍托,槍管整體採用了無縫鋼管,而整個槍機,則是用上等簧鋼和黃銅製作。」

槍托的柚木經過了蒸汽烘乾和桐油浸泡,呈現帶有木紋的紅色,大明尚紅,這柚木紅的並不鮮豔,頗為沉穩,柚木來自萬里海塘、交趾、麓川等地,而桐油則大多數產自貴州和湖廣,槍托的製作卻在松江府,那裡是大明百貨集散之地。

槍管的無縫鋼管,則是替代了之前的白銅,鋼管的製作極為複雜,無縫鋼管整體來自遼東廠的遼東本溪鐵山,乃是上等鐵料,徐四七到了遼東,依舊給朱祁鈺帶來了許多的驚喜,大明缺銅缺的厲害,上等的鐵料也只有本溪鐵山可以提供。

槍機則完全來自兵仗局打造,簧鋼依舊是大明京師石景廠的拿手好戲。

朱祁鈺拍了拍火銃說道:「兵仗局的工匠們在槍托內側做了個側切面,使其更加容易瞄準,而槍擊全銅打造是為了維護,用鋼製作的槍擊容易鏽蝕,還是白銅可靠一些,鋼管和槍托的鋼箍是消耗品,但是操作簡單,可拆卸更換維護都非常便捷。」

「長期使用火統的過程中,朕發現,咱們大明的軍士們,都愛惜自己的火銃,都當傳家寶一樣的保養。」

戶部每年都統計京營的報損率,這個數字低到朱祁鈺懷疑是不是戶部忽悠他,而後親自檢視了

一番,才發現,既不是戶部忽悠他,也不是京營的庶弁將、掌令官們瞞報,而是大明的火銃損傷就是那麼的低。

這火銃應該是消耗品才對,可大明的軍士們,生生把鳥統用成了可長期使用的軍備。

這就不得不提到當年于謙送給皇帝陛下那把永樂造手銃,整整四十多年了,依舊嶄新,放到後世的閒魚上,那得標個女生自用九九新,那把火銃沒什麼好下場,在實驗新火藥的過程中,被朱祁鈺給炸了膛。

朱祁鈺笑著說道:「整把火銃重九斤,總長四尺五寸三分,槍膛長三尺三寸九分,口徑為五分四厘三毫,絲毫不差,採用的也不是過去的形狀各異的鉛子,也是石景廠定裝的球形鉛彈,咱們的軍士,沒事就不用磨鉛彈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