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九百二十四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二十四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 (3 / 3)

朱祁鈺並不知道這段往事,面色凝重的拿過了奏疏,耐心看完之後,朱祁鈺的眼神已經不是兇狠了,而是平靜,這是準備操刀子殺人的平靜。

朱祁鈺的確不喜歡僑民,可那也是大明的海外棄民!

「賽義德好大的狗膽!幹了這等事,以為把人殺絕了,就不會有人知道了嗎?罪大惡極,罄竹難書!他!還!敢!請!封!」朱祁鈺幾乎是一字一句咬牙切齒的,說出了這段話。

正統八年,賽義德說要兵發他國,厚價購買鐵器鑄造兵器,僑民不知內情把這鐵器都賣給了大食人,賊酋賽義德令人錄僑民姓名,三百人一院,入即殲之。

紙包不住火,賊酋如此大屠,事情敗露,僑民群走菜園,聯袂相抗,賊酋賽義德發兵攻打,僑民無兵器可用,死傷無法計算,逃奔大侖山。

賊酋賽義德繼續發兵復攻,僑民殊死鬥,因為不熟悉大倫山地形,賊酋賽義德屢戰屢敗,旋即後悔,遣使議和。

僑民首領根本不相信賽義德這種狗東西會反悔,撲殺了使者,大倫山到底是山地無糧食用,僑民再攻城遭到了埋伏,一戰先後死者二萬五千人。

賊酋賽義德更是下令,諸君所掠僑民貲,悉封識貯庫。

在奏疏中,于謙對賽義德已經不是呂宋國王,而是賊酋二字,這代表著于謙已經把賽義德定義為敵人。

被于謙定義成敵人,那就是大明的敵人。

打狗還特麼看主人,這些海外僑民無論和大明有什麼樣的齷齪,那都是關起門來的齷齪,賽義德劫掠僑民,大屠特屠,呂宋僑民從十數萬眾,一下子銳減到了四十家,這四十家還是賽義德的狗腿子,最後也沒落得個好下場,正統十三年,這四十家狗腿子係數被誅。

呂宋慘案,大明朝廷並不知曉,實

在是賽義德心狠手辣至極,殺人時將所有船舶付之一炬,要不是這慘案的倖存者千辛萬苦的逃回了大明,才奏聞朝廷,這件事知道的更是少之又少,可是這奏聞石沉大海,堆積到了古今通集庫的書山之內。

于謙也是要跟皇帝奏對,才差人到古今通集庫裡翻找呂宋文書,這才讓這奏聞,重見天日。

要確定這件事的真偽很簡單,十數萬眾死難,只要想知道,稍微調查一番,就清楚了,這些人是活生生的人,不會憑空消失,呂宋是不是還有這麼多的僑民,問問海商就一清二楚了。

于謙透過鴿路詢問松江商總葉衷行,葉衷行一聽晉國公吩咐,行動極為迅速,尋找了諸多海商,詢問詳情,這樁陳年舊案才浮出水面,不僅僅是舊怨,還有新仇。

「陛下消消氣,氣大傷身。」興安給皇帝倒了杯茶,小心的放在案几之上。

于謙低聲說道:「據葉衷行奏聞,這賽義德自大明開海後,還在做這些事,不過不敢明目張膽而已,證據太少,臣沒寫在奏疏裡。」

葉衷行不敢誆騙于謙,于謙手裡的證據太少,沒寫到奏疏裡,可賽義德仍屠掠大明僑民之事,根據于謙多年的從政經驗,九成九是真的。

其實就是路徑依賴,僑民富碩,搶了就能發財,搶習慣了,自然要路徑依賴的搶下去。興安第一次這麼討厭于謙這實話實說的性子,陛下這會兒火氣正大,這不是火上澆油嗎?

朱祁鈺沉默了許久,才開口說道:「血債血償,賽義德是吧,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欺我南洋僑民無軍備傍身是吧,朕就讓他看看,什麼是軍備!」

「敢殺大明百姓,敢殺朕的子民!!」

于謙往前半傾的說道:「陛下啊,臣有一策。」

此時此刻於謙的神情,代表著于謙不是大明的晉國公,而是讀書人在為陛下分憂解難。

于謙可是會試第一,殿試第三甲九十三名的正經進士出身,怎麼也不會辜負這讀書人的名頭,出主意的時候,于謙總是盡顯讀書人的風采,他出的主意,陰狠毒辣。

于謙為人正直,也是這剛正二字的光環太過耀眼,讓人們常常忘記於少保讀書人的身份,被他定性為了敵人之後,這些敵人會見識到什麼叫做殘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