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也先是不是真的失去了所有的雄心壯志,真的願意放權,真的願意將康國交給王復,王復都不會違背大***,作繭自縛。
諮政大禮堂共同決定,不同意王復的政令,王復就不會硬挺著往下推行政策,但同樣的道理,只要王覆沒有違反當初立國之本的***,那麼也先就無法奈何王復分毫。
也先真的放下了嗎?不僅王復不知道,其實也先自己也不清楚,他這番話包含著試探,也包含著他的疑惑和迷茫。
當北伐這個心心念念之事不能成行之時,剩下的人生,便多了許多許多的岔路口。
「伊凡三世回去後會繼承羅斯公國的大公之位,是不是可以和伊凡三世聯合共伐金帳汗國呢?」也先說完自己都搖了搖頭說道:「再說吧。」
王復親自接見了伊凡,其實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態,不過也是一步閒棋,能成最好,不能成也沒什麼大礙。
王復對著也先說道:「最近咱們康國一直和奧斯曼王國有摩擦,這法提赫表面和咱們修睦,其實背地裡,從未放棄過趁虛而入的想法。」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就該時常打一打,要不然這刀鈍了。」
也先擺了擺手說道:「這些事,你決定就好了,你跟我說,我這都看不清楚堪輿圖了,更上不得馬了,你跟我說,我也不清楚。」
也先帶領的瓦刺人打仗,全憑直覺,現在的瓦刺團營,已經和當初完全不同了,就是讓也先現在指揮,他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了。
王復和也先說了很久的話,王復才離開了蘭宮,向著康宮而行,這趟蘭宮之行試探出也先一個態度,那就是對於繼續西進,前往拔都薩萊之事不能成行,也先接受了,對於康國諸事,無論是軍事排程、還是外交,亦或者根本就沒管過的財經事務,也先不打算再多管,或者說無力再管。
沒那個本事,多管多錯,少管少錯,不管不錯。
整個二月裡,康國和奧斯曼王國的摩擦愈演愈烈,從斥候相互滲透、到隊伍之間交戰、再到戎旅交火,事態愈演愈烈,康國和奧斯曼王國不停的遣使互相溝通,這個磨擦主要是確立疆域,雙方可謂是分毫不讓,一寸一厘的計較。
很快康國的團營和奧斯曼王國的兵團發生了一場大戰,康國團營不敵敗北,奧斯曼王國見機,立刻開始揮師東進,五月的時候,王越趕回了康定,在鹹海湖畔,火尋城(今木伊那克)擊敗了奧斯曼王國的兩個兵團。
而後康國六個團營,分三路直逼奧斯曼王國東部行省歐扎克利,長驅直入斬殺數位埃米爾(領主),搶到了東部行省的桑賈克(御賜旌旗),而後兵臨歐扎克利城下,逼迫法提赫讓步。
法提赫大發雷霆處斬了一眾官員,這是他登基之後最大的羞辱,戰無不勝的征服者,終於在東方來客面前,折戟沉沙。
戰敗的結果,不僅僅是在疆域上的讓步,還要面臨高額的戰爭賠款,每年近三十萬銀的助軍旅之費,讓法提赫暴跳如雷,還無能為力。
這場被稱之為確界之戰的大戰,最終以康國全面獲勝而告終。
在王越凱旋的七月份,王覆在康宮迎回了王越,在諮政大廳,站在穹頂大禮堂內,手裡提著一塊破布,隨意丟棄,踩在腳底下,大聲說道:「奧斯曼東部行省歐扎克利的桑賈克。」「天憫福安!」
王復等待著所有人歡呼聲結束之後,來到了一口大箱子面前,開啟後,振聲喊道:「奧斯曼東部行省的稅務登記簿—塔如斯。」
在這一箱子裡面記錄的是整個東部行省的人口、田畝、牲畜、部族等,這涉及到了東部行省的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