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九百三十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三十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 (2 / 3)

「這些個批評的聲音,不僅要讓他們說,還要認真的聽,反覆思考,最後你就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的話,便會得到一個不會有太多差錯的答案。」

「站在百姓的角度?」朱見澄最大的特點大約就是不明白,但記下,日後會慢慢明白。

朱祁鈺點頭說道:「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無論多難,都要這麼做,這樣,就沒有人能顛覆咱們老朱家了。」

朱祁鈺有自知之明,他沒有那個天大的本事去敢教日月換新天,他只是想要在大明這個封建王朝上,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站在如何維繫老朱家千秋萬代、萬世不移的統治的角度,去給朱見澄講解以民為本,以民為重的民本思想。

至於老朱家能不能千秋萬代,萬世不移?歷史已經反覆給出了很多次的答案,不能。

開元盛世之時,大唐內外上下,沒有一個人能夠想到天寶亂世的窘迫和狼狽,帝國所有人都認為,自己如此的強大,能夠承受小的失誤和問題,這種身在局中的明知故犯會逐漸累加,大明終將變得腐朽,最後被推翻,開始一個新的輪迴。朱祁鈺拉著朱見澄繼續說道:「皇權高高在上,只要保證自己有掀桌子的能力,三丈外無人能敵,可是三丈之內,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你定要保護好自己的性命,不要讓三丈之記憶體在任何的危險。」

「三丈之內?「朱見澄一愣,看著三丈之內的眾人,興安、盧忠、兩名天子緹騎、于謙、石亨、張懋,還有朱見澄他自己。

石亨聽聞三丈之內的說法,再看看自己離陛下的距離,神情非常輕鬆,他在三丈之內,而且距離陛下也就三個人的身位,這個距離對於石亨這種虎背熊腰的悍將而言,是一眨眼就可以突襲擊殺的距離。

若真的突襲,石亨知道自己必不能勝。

他會猶豫,面前的君王是從牢裡把他提出來,讓他成為了今日的石亨,成為了大明最尊貴的公爵,成為了足以青史留芳的悍將,甚至日後,以他的功績,武廟之內有供奉,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陛下不會猶豫,陛下有銃,陛下的銃

又快又準。

這是一種極度的信任,石亨已經貴為國公,他最害怕的是失去了陛下的信任。

于謙則是看著鵝毛大雪,緊了緊身上的大氅,已經六十二歲的他,身體狀況要比五十一歲時候要強太多太多,即便如此冷冽的天氣和寒風之下,他也不會因為痰疾而咳嗽不止,正統十四年的那個冬天,他還以為自己要命不久矣。

陛下和太子的言談,讓于謙想了很多,在國家之制上,大明恐怕會形成一種古怪的路徑依賴,遇事不決,就苦一苦勢要豪右。

興安和小黃門耳語了幾聲說道:「陛下,收到吏部通稟,巡河總督徐有貞去了金山陵園,先去祭拜了嘉義伯陳鎰,而後從西直門入了京師到了吏部。」

京師之戰前朱祁鈺一直想殺了徐有貞,因為于謙護著,朱祁鈺一直沒做成,于謙說首務是擊退瓦剌人。

京師之戰打完了,徐有貞直接跑去張秋治水去了,這一去治水,十一年了,徐有貞一共回來四次,一次也沒有在京師過夜,再晚也要走。

朱祁鈺一聽徐有貞回來了,立刻搓了搓手,只是一想到徐有貞有兩塊奇功牌在身,就是一臉不高興,不好下手。

朱祁鈺看向了于謙說道:「於少保,能不能把徐有貞留在京師啊,國朝用人之際,如此良才在外奔波,朕於心不忍。」

于謙斟酌了一番才開口說道:「徐總督巡河有功,而且立志浚河,這次回京述職是上次五萬裡水路疏浚回京覆命,之後還是要去長江巡河疏浚的。」

徐有貞為何不敢在京師過夜,到底是因為什麼,皇帝心裡沒點數嗎?

徐有貞再有野心,磨了十一年了,那點野心也早就磨沒了,他不敢回京的原因,還不是你這個皇帝整日惦記他的人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