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言有理。」戶部右侍郎蕭鎡俯首說道,無論是語氣還是神情,都彷彿在說,陛下原來
知道,只要發展就會有問題。
怎麼樣就不會有問題了?萬世不移,一成不變,沒有發展,自然不會有任何的問題了。
其實在一些朝臣,陛下就是在自找麻煩,按照他們儒學士崇古的那一套,這些麻煩的、棘手的事情,便不會發生,或者說不會那麼快的發生。沒有變化,就沒有變數,便沒有麻煩,皇帝也不用勞心勞力的去解決這些因為改變而衍生的問題,安心享受權力,享樂即可。
折騰來折騰去,把自己累夠嗆。
朱祁鈺繼續說道:「那麼這次冬序將至,要做的事其實只有一件,以實為本。」
沈翼開啟了自己帶的備忘錄,開啟後,開始奮筆疾書,等待著皇帝繼續指示,而另外一旁國子監祭酒、大數學家吳敬也開啟了備忘錄,準備做筆記。
陛下的經濟學小課堂又開課了。
朱祁鈺見狀卻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對著興安耳語了幾聲,示意興安端上來了幾支筆,這幾支筆,製作格外精良。
大明皇帝親手製作的鋼筆。
這支鋼筆筆尖乃是由純金打造,輥扎機將金紮成三毫厚的金片,而後上螺旋壓機,印上了花紋,朱祁鈺壓印的花紋和大明銀幣上的花紋一模一樣,兩條麥穗,而後用金剛石輪刀切割出一道和頭髮絲大小的給墨口。
給墨器則是柚木用滾刀切割出一道道的凹槽,旋轉套在純銀筆囊之中。
而這支鋼筆的筆帽和筆身,皆是純銀打造,上面的花紋並不繁瑣,印的圖案也是頗為簡潔,落落大方。
「給沈尚書和吳祭酒試試。」朱祁鈺示意興安將兩支筆給沈翼、吳敬。
這個時候,興安十分罕見的看著陛下,表情多少有些不情不願。
興安可是看著陛下製作這幾隻筆,國事繁重,陛下製作這幾隻筆就耗費了年餘的空閒時間,就這麼幾隻,陛下拿出來顯擺手藝也就罷了,這廷議說事就是說事,拿出去賞賜,興安大抵是有些心疼的。
這裡面最難的部份就是筆尖的白銅珠,這白銅珠大了放不進去,小了容易掉出來,陛下為了找到合適的筆珠用材,那可是試驗了數百次,從金銀銅鐵鋼墨等諸多用材中,選用了白銅。
興安佯裝沒聽清楚的問道:「給兩位明公看看?」
「小氣,給幾位明公都試試。」朱祁鈺當然知道興安為何如此,興安也是個手藝人,製作龍旗大纛那是分毫不差,這幾支筆做好之後,興安就從來沒讓它們落上過一片灰塵,小心打理,就差擺個香爐供起來了。
興安頗為肉疼的將這幾支筆分了下去,於少保、六部明公、都察院總憲、吳敬都領了一隻,忠國公石亨、英國公張懋、成國公朱儀也領了一隻。
若是日後還想獲得這種精緻的御製鋼筆,只能從奇功牌
大禮包裡獲得了,而且只是內署兵仗局打造。
當然想得到陛下親手製作的鋼筆,也不是不能,那就是難如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