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這個軟腳瘟送到普通人家,不出月餘,就得病死,豪奢的生活過習慣了,便再無法吃苦了,這便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道理。」
「大明一樣,海貿利厚,吃慣了山珍海味,讓大明內外吃糠,大明又不是病貓,吃慣了肉,讓他喝湯都不會樂意。」
李成武聽聞後,不斷點頭的說道:「從文想的周到,我記下了,我們是大明人。」
李氏的家主,的確是李成武,可是李成文才是李成武的軍師,這麼些年,都是李成文在李成武背後出謀劃策,包括投明,都是李成文給李成武分析的最優解。
而李成文給李成武的建議是,日後做事只要想著自己是大明人,萬事基於此而定策,便可保證萬事無虞。
李成文在兩個家人的攙扶下站了起來,而後被架著走進了這中軍大帳,這樣被架著走,和李成文風流個儻的外表一比,顯得格外的狼狽。
「草民李成武、李成文拜見大明天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李成武跪在地上,三拜五叩,李成文則趴在地上行禮,他站不起來,更沒法跪,便顯得更加狼狽不堪。
「陛下敕,免禮。」劉永誠陰陽頓挫的宣敕,而後才和唐興坐下,陛下雖然不在,可這禮法並不會因為天高皇帝遠沒人看顧,便肆無忌憚。
李成武並沒起身,而是跪在地上繼續說道:「愚弟仰慕大明文教,草民斗膽,懇請天使開恩,送愚弟前往大明就學。」
劉永誠和唐興互相看了一眼,李成武這兩兄弟,很上道!至少比那個陳壽延強的不止一星半點兒。
「掌令官,去把轉椅抬進來,地上涼,快快起來。」唐興的笑意自從兩兄弟進了這中軍大帳之後,就再沒停過,這李成武一說話,唐興的笑意更濃。
李家在李老七死後,反而愈加昌盛,這李家兩兄弟都不是蠢人,李成武這一開口,便省去了許多許多的麻煩,給即將迎來大明統治的舊港開了個好頭。
萬事開頭難,這開了個好頭,皆大歡喜。
唐興對著起身的李成武笑著說道:「令弟一表人才,聽聞其才學,在這舊港也是賢名遠播,李氏多英豪,果然名不虛傳。」
李成武趕忙俯首說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舊港、在南洋,草民卻敢說,在才學上再沒有一人在我弟弟之上。」
「承蒙天使誇獎,草民惶恐。」李成文趕忙謝了唐興的誇讚。
軍事要靠天賦,讀書也是要天賦的,顯然李成文在讀書這方面很有天賦。
李成武的態度非常謙卑,可是這話裡卻是滿滿的自豪,李從文赴明已成定局,那麼李從文越是有才能,大明就越重視,日子會好過很多。
唐興大感驚奇,這一問一答中,暴露出了許多的細節,常言道大人
說話小孩少插話,這李成武大了李成文近二十歲,長兄如父,李成文回話,可是李成武並沒有任何不滿的情緒,也不覺得有任何的不妥,頗有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可見平日裡李成文和李成武的相處,是一種平等的關係。
劉永誠、唐興和旁人說話,哪個小黃門敢胡亂插話?
夜不收的情報對這個弟弟的收集並不是很完整,李氏有沒有兄弟鬩牆,這等辛密之事自然難以探聽的到。
唐興笑著說道:「哦?我大明文人墨客才高八斗比比皆是,這話在南洋說的,在大明可萬萬說不得,這讀書人最是難纏了。」
「大明乃是文教鼎盛之地,所以才要前往求學。」李成文見哥哥不說話,只好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