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八百八十一章 抄家一二事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八十一章 抄家一二事兒 (2 / 3)

「李巡撫,這吳塔宋氏的案子,若是有需要的地方,李巡撫儘管說話,咱江蘇地面,絕對通力協作,把案子辦好。」周忠達說起了正事,鼎力支援李賓言抄家。

這吳塔宋氏可沒少使銀子、也沒少託關係,想走這周忠達的門路,左右還是想讓江蘇地方報個災荒,把這筆炒糧食期貨的損失攤到朝廷的頭上,反正是公家的東西,損失了也是公家損失,你周忠達又不損分毫。

周忠達那是一厘錢都不敢拿。

這寶源局的賬,都是要過計省的盤查,宋氏的案子只有不到二十萬銀幣,可是這十家加起來一百三十餘萬的虧空,那是災荒二字能糊弄過去的?

陛下可是大明的戶部尚書,這賬本最後直達天聽的時候,報災荒的各級官員,都要吃陛下的鐵拳,陛下平素裡客客氣氣的,可是在查貪這件事上,可從來不含糊,多少人以身試法,試試便逝世了。

你吳塔宋氏要是虧得褻衣都當掉了,虧得宗族都散了,朝廷就是想抄你也沒得抄,也拿你吳塔宋氏沒辦法。

可是你吳塔宋氏有錢不還,最後虧空虧到朝廷頭上,玩起了左手倒右手的把戲,還想報災荒?

這寶源局的收益可是內帑國努對半開,虧到朝廷頭上,也就是虧到了陛下頭上,陛下是冕服只有一套的皇帝,你讓陛下虧一百三十萬銀幣?

在民間傳聞之中,皇帝陛下吝嗇至極,恨不得把一枚銀幣掰成十瓣花的主兒,你讓陛下虧一百三十萬銀幣?

周忠達不敢報這個災荒,江蘇地方也沒人敢讓陛下虧一百三十萬銀幣。

「我這招搖過市,倒是顯得叨擾了,奈何這案子諸府並辦,事涉浙江、江蘇、應天、松江,由某督辦,職責在身,不得不叨擾了。」李賓言頗為客氣的說道。

李賓言為何不跟地方打招呼?

還不是怕地方提前通風報信,或者乾脆阻攔辦案,才不肯打這個招呼?

但是這次打招呼,李賓言發現,其實他不應該把同僚們都看做是敵人,大家同朝為官,有些李賓言都不敢犯的忌諱,同僚們就更不敢了。

他李賓言聖眷在隆,這同僚們有幾個有永樂劍的?

大明長佩永樂劍這等尚方寶劍的僅有李賓言他一個人,他幾次歸還,陛下都不肯收回去。

「哪裡話,哪裡話,只是某有個不情之請,李巡撫,這個案子,咱們江蘇地面的官員們,能不能觀摩一二?說來慚愧,這抄家,江蘇還真的沒會。」周忠達提出了一個請求,就是觀摩學習辦案。

說實話,李賓言辦案,雖然不近人情但是辦的樁樁件件,沒人能挑出毛病來,陛下聖眷,也不會聖眷一個無能之輩,這李賓言除了不夠世故之外,的確是能臣一個。

周忠達原來是不敢提這種要求的,畢竟這是李賓言的絕活兒,人家立足之本,但是這一接觸,周忠達發現李賓言也不是傳聞之中,那般不好相處之人,便提了一個不情之請。

「好說好說。」李賓言沒什麼猶豫,笑著回答著。

之前李賓言和浙江的巡按御史、寧波市舶司鬧僵了,就是李

賓言不肯分享這松江市舶司經驗,最後鬧到了皇帝面前,皇帝下旨,李賓言才肯分說。

李賓言的性子很獨,這麼些年似乎對誰都不怎麼信任,看誰都像是看曲阜孔氏那般。

李賓言之所以將同僚們看作敵人,之所以性子這麼獨,這和他當年在山東巡撫的經歷有關,兗州驛站被內外勾結的倭寇襲殺,而後一場高燒不退,李賓言都看到他爺爺在喊他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皇帝也不怪李賓言性子獨,這換個人這般經歷,性子也獨。

這麼些年過去了,李賓言總算是活回來一些,不再藏著掖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