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八百九十三章 必殺謙,始可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九十三章 必殺謙,始可和 (2 / 3)

「平身吧,錯不在你,溝通溝通,嘴長在阿剌知院的身上,咱們還能左右阿剌知院怎麼想?"朱祁鈺示意馬歡平身,嗤笑了一聲說道:「這下好了,這見好就收,就屬翰林們叫囂的利害,現在這要接著打,估計也屬他們叫囂的厲害了。」

「倒是省了朕的麻煩。」

朱祁鈺本來還在頭疼翰林院那群翰林們到底該怎麼擺平,雖然他們不能左右結果,但是整天亂叫,確實煩人,這下好了,阿剌知院直接替他把這些翰林們的嘴給堵上了。

于謙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是天下百官的楷模,是天下讀書人的榜樣,是大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是暴戾的昏君朱祁鈺身邊唯一一個能勸得動仁恕的臣子。

殺于謙,別說朱祁鈺不答應,這群臣先不答應,翰林們更是不答應,若是沒了于謙,皇權和臣權起了衝突,誰來勸陛下仁恕,誰又來庇佑百官?跳的最歡的、整天指著皇帝鼻子罵的翰林們,便是首當其衝。

朱祁鈺真的答應,大明文武群臣,就要把朱祁鈺和宋高宗完顏構相提並論了。

于謙勸仁恕是行之有效的,而且於謙似乎找到了一種很新的勸仁恕的法子,只要比陛下更加暴戾,走陛下的路,陛下便只能回過頭勸于謙仁恕一些了。

「起來吧,還讓朕去扶你不成?」朱祁鈺看馬歡還是戰戰兢兢的樣子,就知道阿刺知院這條件提出來,馬歡這頭的壓力絕對小不了,這會兒心裡估計打鼓,要不要致仕。

君辱臣死是君君臣臣的儒家大義,提要求殺于謙,這是在羞辱大明,羞辱大明皇帝,馬歡和阿刺知院溝通,談了這麼個前置條件出來,不是馬歡無能,是阿刺知院的夢做的太美了。

馬歡這才起身,致仕不致仕皇帝說了算,既然皇帝寬宥,那風雨都是陛下擔著。差事是朱祁鈺派下去的,責任不能讓馬歡一個人擔著不是?

「於少保果然料敵於先。」朱祁鈺開啟了于謙的奏疏,讓興安遞給了忐忑的馬歡。

于謙雖然沒有料到阿刺知院要議和的條件居然是殺了他,但是在奏疏中詳細的陳述了塞外不知大明的具體情況,關內關外有著巨大的認知差距。

在很多草原人眼中,大明還是正統年間的那個大明,大明軍依舊是不堪一擊,這是關外的一種廣泛認知,否則阿刺知院鼓譟聲勢,也不能成功的弄出這麼大的聲勢。

這種認知差距也表現為:阿剌知院真的相信大明皇帝是個昏君,完全是因為于謙的輔佐,大明皇帝的那些昏政才沒把大明折騰的零零散散,只要殺了于謙,大明立刻分崩離析。

要打破這種認知差距,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勝利來證明。

大明在韃靼的王化,需要大明軍用實力告訴草原人,大明的確還是那個大明,不過是之前武德充沛打的北虜遠遁千里不敢接戰的大明

用於謙的原話形容,此戰為大明定勝之戰。

想要獲得政治勝利,就必須要取得軍事勝利,想要成功王化韃靼,就必須要從一個勝利走向另外一個勝利,大明想要的郡縣化,想要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融合才有望實現,這也是于謙所言的千年未有之大變。

徹底融為一體,需要戰火的錘鍊。

「陛下,太子少師胡濙、文淵閣大學士王文領六部尚書在聚賢閣外恭候,請求覲見。」一個小黃門又匆匆的跑了進來稟報著。

「今天衙門這麼清閒,都跑到朕這裡來了?」朱祁鈺都樂了,笑著說道:「宣,讓他們進來便是。」

胡濙帶著一眾進來之後,先看到的就是陛下身後還有馬六甲海峽舊港宣慰司的大明堪輿圖,同樣還有大明軍行軍圖,而後便是陛下正對面的那副夜不收出徵的畫卷。

一眾群臣見禮之後,胡濙斟酌再斟酌的說道:「陛下,於少保有功於社稷。」

「胡老師父!」朱祁鈺用力的敲了敲桌子,極為不滿的說道:「你們這麼多人過來,是打算逼宮嗎?」

「陛下,很多事情都是少個由頭,金國使者對宋高宗說必殺飛,始可和,不過是宋高宗的一個臺階。"胡濙反而硬著頭皮,瞪著眼睛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