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在韃噠靼王化的過程中,之所以不給兀良哈部更多的優待,原因也很簡單,兀良哈部給大明當狗,卻從來不踏實,從洪武年間起就反覆叛附數次屬於典型的養不熟的狼崽惠子,而不是忠犬。
甚至在瓦刺南下入寇之時,在瓦刺軍中也有不少兀良哈部的遊
騎。
但是,所有人都把名叫缺點的口袋放在背後,把名叫優點的口袋放在胸前,所有人只能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到自己錯漏之處。
阿剌知院聯絡了兀良哈部的沙不丹,希望一起對抗明廷的征伐。
沙不丹的態度很是奇怪,既沒有答應,也沒有嚴詞拒絕。
沙不丹在待價而沽。
沙不丹希望大明能夠派出使者過來談談,可是大明北伐從去年秋就開始叫囂,卻始終沒有派遣任何官員來到兀良哈部,打算和沙不丹談談。
這很詭異,這次的北伐和洪武、永樂年間的北伐,完全不同。
沙不丹在猶豫,阿刺知院的使者也曾到了建州衛,見到了奴酋董山和李滿住。
董山和李滿住都是大明賜姓,他們本身是女直人。
董山和李滿住滿口答應,策應沙不丹的悍然反明,因為這本身就是他們在做的事兒。
而後董山和李滿住開始對使者大倒苦水,自己家門口的遼東都司都指揮、大明的太平伯範廣,對建州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
這種威脅表現最明顯的是:自正統十四年大明京營喪師之後,範廣常年駐紮在了廣寧和遼東都司,建州三衛再未能一次成功潛越入明境劫掠。
哪怕是一次也好。
所有的潛越都被被大明悄無聲息的一口吃下。
就連有一次明明去偷襲大明設定本溪的遼東廠還被一群打鐵的當鐵給打了,屍骨無存。
董山和李滿住同時表示,可以配合阿刺知院的行動,可是家門口這尊大神,他們實在是無能為力。
十一年,範廣鎮守遼東都司以來,從來沒有大捷傳回京師,可是皇帝仍然是多番賞賜,相繼給範廣封爵,賜世券,再賞奇功牌。
朱祁鈺不通軍務,但是他知道一個道理,善戰者無赫赫之名。
範廣這麼些年來,沒有戰績,就是對建奴最大的威懾。
在大明土木天變之後,大明顏面掃地,強軍不在,對周遭威懾力顯著下降的時候,範廣還能把遼東經營到這副模樣,那足以稱之世之猛將了。
搞點陰謀詭計,讓範廣調回京師,對於李滿住和董山而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是問題是範廣聖眷正隆。
皇帝要北伐,還專門把範廣召回去奏對詢問範廣的意見,給了充足的尊重之外,範廣也是沒有絲毫猶豫的奉詔入京。
陝西行都司的都指揮、高陽伯李文進京,若非在路上遇到了襲殺,進了京是萬萬吃不到好果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