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夫人這隱瞞關鍵情報,導致霍氏失去了最佳應對時間。
胡濙感慨萬千的說道:“本來,顯夫人不公然承認,也只是風言風語,流言四起,可是她這一承認,算是把皇帝與霍氏的矛盾架在了火上烤了。”
“有些事兒一上秤,那就是千斤打不住了,矛盾立刻被激化了,而霍氏的應對居然是想要殺死丞相魏相和京兆尹趙廣漢、平恩侯,進而再行廢立之舉。”
朱祁鈺終於開口說道:“其實,此時霍氏最應該做的是,將廢帝劉賀接入京師,而後不斷給劉賀恢復名譽,畢竟劉賀真的做過皇帝,將劉賀的荒唐事一筆勾銷,而後舉起劉賀這杆大旗來,和漢宣帝打擂臺。”
“以霍氏的權勢,未必會輸。”
“而不是謀求立霍禹為帝,漢室江山還沒到改姓的地步。”
霍光留下了巨大的政治遺產,而霍氏子弟與女婿還有其裙帶關係,完全足以把持朝政,架空皇帝,而後發動政變。
讓霍禹登基為帝,顯然不符合大漢所有肉食者的共同利益。
錯誤判斷了漢宣帝的意圖之後,霍氏上下依舊有掙扎的餘地,因為主張再行廢立的當事人張赦、石夏等人,都被赦免釋放,漢宣帝當時仍然沒有正面決戰的實力,不能從實力的角度出發,對霍氏予取予奪。
但是霍氏在制定戰略目標,豎大旗的時候,又豎錯了旗幟—立霍禹為帝。
這一個旗子豎起來的時候,漢宣帝立刻鎖定勝局。
胡濙沉默了起來,他忽然想起了當初,他和劉吉的一次討論:若是稽戾王還活著。
顯然陛下對稽戾王還活著的後果,一清二楚,所以才會選擇在太廟直接動手殺人。
朱見濟立刻察覺到了父親所言的重點問道:“那是誰做出了立霍禹為帝,而不是把廢帝劉賀接回京師呢?”
“應當,我說是應當為顯夫人做的決定。”胡濙雙手攤開,連連搖頭說道:“這個從侍女爬到了主母位置的顯夫人,顯然是高估了霍氏的實力,霍光在時,尚且不敢行禪讓之事。”
“霍氏立霍禹為帝的綱領,連霍氏裙帶都不認同的情況下,霍氏便是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最終敗北。”
“而後調查之後才發現,顯夫人除了暗害許平君許皇后外,還打算謀害漢宣帝的太子劉奭,但是因為漢宣帝早有防備,遲遲未曾得手。”
胡濙說到這裡就停了下來,在京師之戰結束到皇太子朱見澄未出生之前,陛下的長子朱見濟是最危險的。
只要毒害了這個長子,皇帝無嗣即為無德,到時候無論是迎回稽戾王、還是再立朱見深都是理所當然之事。
在這個過程中,陛下始終將汪皇后等家眷保護的很好。
群臣直到拿到了百事大吉盒的時候,才知道,泰安宮有皇嗣誕生。
胡濙從來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因為歷史上也曾發生過這樣的事。
朱見濟再次問道:“霍光那麼聰明的人,難道就沒有料想到這樣的結局嗎?”
“不知道。”胡濙搖了搖頭說道:“或許是猜到了,或許是沒猜到吧,但是霍光並沒有想要行禪讓的想法,如果要那麼做,相比較漢宣帝劉病已,劉賀更加控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