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五年正月,安遠侯柳升俘黎季犛父子,奉露布奏捷獻俘。”
于謙簡單的介紹了一下第一次大明徵伐安南的背景。
黎季犛父子篡位成功,安南陳朝陳天平告狀,大明派兵護送,被黎季犛偷襲,文皇帝盛怒討伐,從進入安南算,大明平定安南只用了短短的三個月。
可謂是,所向披靡。
大明為何天下無敵?
因為在永樂年間,大明真的天下無敵。
朱祁鈺看了一圈說道:“這一次,與第一次征伐安南,有所不同,這一次是朕圖謀已久。”
“第一次征伐安南,彼時文皇帝剛剛靖難,朝中風力極盛,北虜頻頻叩邊,黎季犛偷襲大明護送陳天平軍隊,戲侮大明,惹文皇帝盛怒討伐。”
“而這一次,朕籌備了十年之久。”
黎季犛先說請陳天平歸國為主,而後又偷襲大明軍隊,這不是戲侮又是什麼?
黎季犛惹誰不好,非要惹朱棣。
而朱棣征伐安南、郡縣安南,也是為大明開海做準備。
永樂元年,朱棣剛剛靖難,就派出了諸多使者帶著‘欲遠方萬國無不臣服’的詔書,前往朝鮮、安南、占城、暹羅、琉球、真臘、爪哇、蘇門答臘諸番宣諭賞賜。
但是朱棣的賞賜,並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甚至前往爪哇的使者不知所蹤。
黎季犛偷襲大明軍隊,戲侮大明,徹底將朱棣的怒氣點燃。
而朱祁鈺對再復安南有著強烈的執念,大明講武堂裡有一副巨大的堪輿圖,那副堪輿圖第一次出現的時候,上面就有交趾承宣布政使司,還有舊港宣慰司。
大明皇帝之心,路人皆知。
如何討伐安南,再設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也是講武堂的熱門題本,計劃極為周詳,而其中以英國公張懋的題本最多。
張懋的請戰,不是無的放矢,而是自進入講武堂之後,就在準備。
朱祁鈺繼續說道:“這有些事,總要是手底下見真章,交趾三月平定,本來心懷鬼胎的南洋諸國,便安穩了下來。”
“問罪之師,安南之鑑,威震諸番,海貿得以暢通無阻。”
朱祁鈺和于謙的這番話,是肯定當年大明徵伐安南、郡縣安南對大明利益的保護,而且對整個麓川和萬里海塘的安定,起了至關重要的意義。
大明在此戰之後,成為了萬里海塘秩序的維護者和裁決者。
比如永樂五年九月,大明下旨調停爪哇東西兩王內訌,西王震驚於安南國滅,就將東王釋放,而後東王親自入朝朝拜天子感謝。
永樂九年暹羅恃強凌弱欺負亨國,拘佔佔城朝貢使者、奪蘇門答臘加誥印,朱棣下了一道旨意,便調停了此事。
永樂九年,大明的朝貢國從最初的榜葛剌、爪哇東、真臘、渤泥四國,增長到了三十一個國家。
于謙這才開口繼續說道:“永樂六年,英國公張輔班師回朝,交趾地方簡定、鄧悉、阮帥等人簇擁所謂陳氏後人陳季擴,稱大越皇帝,立年號重光,簡定自稱日南王。”
“黔國公沐晟領徵夷將軍印,再徵安南,生厥江之戰,黔國公沐晟因為輕敵冒進,招致大敗,總督軍務兵部尚書劉俊突圍不成,自刎明志不肯降,交趾都司呂毅、參政劉顯等人皆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