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想了想說道:“陛下,以柳溥之能,在黎越僭朝也算是人中龍鳳,支援黎宜民完全足夠了。”
“臣擔心,養虎為患。”
會昌伯孫忠提議讓柳溥任京師副總兵,于謙同意,就是知道柳溥的才能,而柳溥對陛下的怨恨,也是來源於此。
無論是論資排輩,還是論帶兵打仗,他柳溥怎麼比不過一個階下囚石亨?
柳溥懷恨在心,最終,在孫繼宗的挑唆下,悍然叛逆。
萬一柳溥藉著黎宜民這廢太子的名號,真的在交趾戡亂,一千五百萬口、遍地良田、剛剛吞併了占城的黎越僭朝,豈不是要成為大明開海路上的絆腳石?
“臣以為於少保所有理。”徐承宗心有餘悸的說道。
南衙僭朝在陛下面前,不堪一擊,可是那是在陛下面前。
交趾一群甚麼臭魚爛蝦,一旦柳溥真的起了勢,甚至可能成為心腹大患,不得不防。
要知道黎越僭朝可是在麓川稱王稱霸,甚至摁著幾個小國朝貢。
朱祁鈺沉吟了片刻說道:“內部矛盾內部解決,外部矛盾外部解決,倘若建功於大明有益,朕可以原諒他的叛逆,封海外侯。”
“倘若不肯與大明步調一致,柳溥就是大明水師的磨刀石。”
海外侯,就是之前徐承宗曾經承諾給費亦應和棠樾鮑氏的鮑志敏兩個商總的海外勳貴。(377章)
在大明四方之地,海外侯與平民無二,並非勳貴,也無特權,但是在海外,可世襲罔替,乃是正經的侯爺。
朱祁鈺看著南方說道:“這麼些年了,柳溥倘若仍不知悔改,不知天命,那就不能怪朕無情了。”
朱祁鈺甚至拉下了作為皇帝的臉面,原諒柳溥的叛逆,倘若柳溥仍然不知悔改,他黎越僭朝有千五百萬口,大明有萬萬口。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
他坐直了身子,拿出了許久之前就準備好的委任令,按個硃批落印說道:“令寧陽侯陳懋從北衙至南衙,任徵夷將軍,文安侯少保于謙總督軍務。”
“番都指揮馬雲任左副將軍,南京刑部右侍郎林聰參贊軍務,大明水師枕戈待旦;”
“定西候、兩廣總兵官蔣琬為右副將軍,為前鋒,兵部尚書、兩廣巡撫陳汝參贊軍務,屯兵鎮南關,準備入越;”
“令黔國公、雲南都督同知沐璘為左參將,雲貴巡撫姚夔參贊軍務,嚴陣以待,隨時準備介入交趾戰事,防備麓川作亂。”
“此戰,事關大明百年國運,諸君共勉!”
“臣遵旨。”于謙俯首領命。
徐承宗有些落寞,本來這種征伐交趾,他這個武勳世公,魏國公不是應該首當其衝嗎?
可是他疏於戰陣,這麼好的機會,就在眼前,卻只能看著他溜走。
朱祁鈺看著徐承宗說道:“魏國公你扈從朕前往廣州府,御前聽令。”
大明國戰我參與,徐承宗左右無事,還不如跟著一起去廣州,大家都沾沾光,立功不立功那倒其次,去鍍鍍金,很有必要。
倘若,萬一敗了呢?
徐承宗這個御前聽令,就很值得商榷了。
徐承宗面露狂喜,俯首說道:“臣定不負陛下所託!聯絡柳溥的事兒,交給臣吧,別的不敢說,在交趾那邊聯絡個人,還是很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