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六百八十五章 記賬貨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八十五章 記賬貨幣 (2 / 4)

“冬序是大明處於一種相對過剩和絕對匱乏的疊加狀態。”朱祁鈺首先丟擲了一句話,就把群臣給弄的雲裡霧裡。

這其實就是對立與統一的辯證關係的表達,朱祁鈺不止一次使用這種話術,在坐的都是大明人中龍鳳,但是一時間還是有些迷惑。

鴻臚寺卿馬歡首先表達了疑惑問道:“什麼叫相對過剩和絕對匱乏的疊加狀態?”

朱祁鈺既然要開這個鹽鐵會議,自然做了充足的準備,他開口說道:“去年冬天很冷,西山民窯的一個窯民失業了。”

“他的兒子問他,為什麼不燒爐子呢?這位窯民說:因為家裡沒有煤了。”

“兒子又問:為什麼沒有煤了,父親不是挖煤的嗎?這位窯民說:家裡沒錢了,我也失業了。”

“兒子又問:為什麼失業了?父親回答說:因為煤太多了。”

“西山民窯的煤堆積如山,可是窯民卻沒有煤。”

“江南各大工坊一面是數不清的無法完成的訂單,工匠們沒日沒夜的操勞,一面是大量的工匠失業,無數嫻熟的工匠,找不到活兒幹。”

“這就是相對過剩和絕對匱乏。”

為什麼相對過剩?因為流通貨幣不足,商品滯留工坊。

為什麼絕對匱乏?因為流通貨幣不足,商品無法流動。

這種相對過剩和絕對匱乏,最典型的就是一邊是賣不出去的牛奶,要沿街倒掉;另一邊是等待救濟的貧民。

朱祁鈺看著群臣依舊有些迷惑的眼神,笑著繼續說道:“在咱大明,表現為大明縉紳鄉賢、富商巨賈等等肉食者,倉庫裡的米粱堆積如山,靜靜腐爛,百姓的米缸裡連耗子進去都得餓死,百姓們賣兒賣女度過災年。”

“大明的百姓攢一輩子錢,都不見得能去煙花世界裡勾欄聽曲,但是肉食者們可以在這瓦舍裡,日日夜夜紙醉迷金。”

朱祁鈺這一說,換到了大明的語境裡,群臣立刻恍然大悟,太陽底下並沒有什麼新鮮事。

這就是大明的相對過剩和絕對匱乏。

主義並不神秘,主義就是理論的延伸和主張。

資本主義,就是主張一切社會活動,以資本的私人佔有和增殖為核心的理論延伸和主張。

中原王朝沒有主義嗎?

諸子百家的理論和主張,以構建理想國和大同世界為終極目的理論十分完備,其延伸和主張也是貫徹始終。

大明的困局是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蛻變,是大規模自由僱用勞動關係的建立。

而這個困局的關鍵點,就是貨幣。

“大明真的是太大了。”朱祁鈺繼續說道:“袞袞諸公,大明若是小十倍,我們從西洋帶來了大量的貨物,然後將這些貨物運送到倭國換取金銀,再回到大明。”

“大明還會陷入流通性貨幣緊缺的困局嗎?”

“不會。”

美洲和東印度航線的開拓與發現,擴大的全球貿易,從美洲和東印度取得了數不盡的產品,最關鍵的是投入了流通領域的大量金銀,最終讓歐洲的諸多小國,完成了小農經濟蛻變,確立了大規模自由僱用勞動關係。

大明的困局就在這裡,無論多少的金銀來到大明,都如同進了饕餮的肚子裡,明明已經是世界上最多的金銀持有國,可是卻依舊無法滿足流通需求,小農經濟無法完成蛻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