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自有法統,何須藉著這個不知道真假的玉璽去證明呢?”
“文皇帝覺得胡濙所有理,那麼祥瑞玉璽就被扔進了內承運庫裡,應該還在落灰,沒人敢拿那東西出來賣錢。”
朱祁玉連連擺手說道:“不不不,於少保此大謬!”
“稽戾王的正統之寶,都被孫繼宗給偷了一枚出去,誰知道那祥瑞玉璽有沒有被人給偷了去賣錢!”
“啊?…哈哈哈。”于謙的表情由驚訝到會心一笑,再到長笑不已。
整個泰山南天門觀景臺上,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當年南衙僭朝造反,孫忠和孫繼宗居然拿出一枚正統之寶,號稱要為皇帝報仇清君側,而且經過有司鑑定,那枚正統之寶居然是真的!
在正統年間,發生什麼事,都不算是稀奇古怪。
于謙繼續解釋道:“胡尚書之所以能夠說服文皇帝,放棄這祥瑞戲碼,而文皇帝認為胡尚書在理的原因,其實歸根到底,就是八個字,政斯之物,於義未當。”
“胡尚書還對文皇帝說:秦傳國玉璽消失已經很久了,今天和宋朝時、元朝時所得的玉璽,應當都是後世照著秦朝玉璽打造故意假冒的.”
“天下人巧爭力取這假貨,覺得得到了這所謂的玉璽,就證明了受命於天。”
“可是受命於天本身,就不是受命於一塊石頭上、玉璽上,而是受命給德行啊。”
“所以宋元皇帝,求不到受命於天的玉璽,就命人彷造,得到之後,君臣喜形於色,昭告天下,誇誇其談,卻不知道他們這麼做,卻是貽笑千古,讓人嗤笑。”
朱祁玉認真的品味了下胡濙勸諫的這段邏輯,不得不佩服。
胡濙不愧是禮部尚書!
他的邏輯很完整,而且還極度的政治正確,順便拍馬屁把朱棣拍的頭暈眼花。
這胡尚書,是個拍馬屁的高手。
師爺之名,實至名歸。
並且胡濙不會在勸諫過程中,讓朱棣感到任何的羞辱和不適應,因為朱棣先同意了不搞獻寶璽祥瑞的把戲,胡濙才用宋元得傳國玉璽貽笑千古,來襯托朱棣的英明。
朱祁玉恍然間發現,胡濙歷來勸諫,也是如此。
他看了一眼于謙,更加肯定於謙也是高手。
于謙和陳循的職責是一致的,都是勸皇帝仁恕之道,皇帝手刃兄長,殺親王、誅駙馬都尉,暴戾之名四海傳揚。
但是于謙從來不跟陳循那樣,整日裡抱著四書五經,跟唱催眠曲一樣唸叨,而是在不經意間,將他對國家之制的理解,講的十分通透。
政斯之物,於義未當。
受命於天,受命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