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六百五十二章 只是為了身心愉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五十二章 只是為了身心愉悅! (3 / 5)

成化年間,吏部尚書尹旻,就上書朱見深,請求朱見深在捨身崖設立藩籬,防止愚民跳崖求父母平安。

尹旻本身就是山東學子,景泰二年,山東舉人罷考的時候,尹旻就曾經東奔西走,為整個山東學子謀求生路。

朱祁鈺點著桌子忿忿的說道:“愚民無知、惑於妄誕之說,以捨身為孝。”

跳崖能治好父母的病?

這顯然是臥冰求鯉、忍苦孝親的二十四孝,帶來的惡果。

孝是好事,但是這麼孝,真的孝順嗎?

朱祁鈺繼續說道:“父母愛子、惟疾之憂!”

“子不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故曾子有臨深履薄之懼。”

“子既捨身、不能奉養父母。是不孝也。”

“此等事、處處有之。正宜曉諭嚴禁、使百姓不為習俗所誤。”

朱祁鈺對這捨身崖非常不屑,對二十四孝也頗為不屑。

那是二十四孝?

看完那二十四個小故事,朱祁鈺整個人都麻了,比聊齋還聊齋。

這捨身崖的大石頭,不僅僅泰山有,大明各個地方,都有這種翻版,捨身井、捨身梁、捨身石等等類似功能,比比皆是。

冉思娘稍微思考了下,認真思考了片刻說道:“陛下,百姓矇昧,朝廷在捨身崖設藩籬,也只能阻攔一時,真心尋死求孝,不從捨身崖跳下去,也會投井懸樑撞石。”

“這說到底,不過是子女為求心安,不如讓各地惠民藥局設立真武大帝塑像,求醫問藥,順便求得心安。”

朱祁鈺一愣,冉思娘這一套說辭,頗有用魔法打敗魔法,用封建打敗封建的風範。

而且確切的說,是個好辦法。

當年朱元璋、朱棣都號稱自己是真武大帝轉世,是他們自己真的信?還是在用魔法打敗魔法?

民間各種邪祟宗教數不勝數,甚至有朱元璋參加明教,大明國號為明的說法,那麼用真武大帝塑像去打敗這些陋習,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朱祁鈺忽然想起了後世消滅封建,戶戶都有紅寶書,人人誦讀語錄,過年家家張貼紅太祖像。

這個方法變得切實可行起來。

朱祁鈺認真思量再三,才確切的說道:“按照高皇帝和文皇帝樣貌,讓畫師畫一副真武大帝像,懸掛於惠民藥局。”

“想求真武大帝保佑,想給真武大帝敬香,那首先就得在惠民藥局看病。”

冉思娘卻搖頭說道:“高皇帝和文皇帝已經離去多年,我覺得,不如就按夫君模樣作畫更好,對民間也好說,這真武大帝轉世了不是?”

冉思娘是解刳院的坐班太醫,人死後和動物死後,沒什麼區別,都是腐爛分解,最後只剩下枯骨一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