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六百四十四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四十四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 (1 / 4)

“六味地黃丸是丸劑,百寶丹是丹劑,三七粉為主的金瘡藥外敷為散劑,康復新液是內服外敷的膏劑。妾身拿來了太醫院最近可以規模量產的成藥。”

“最少都是三年內不會變質的良藥,這些藥可以發往各大惠民藥局。”

“可是太醫院沒錢,密雲康復新液藥廠也出了點問題,沒錢了。”

冉思娘將自己拿來的盒子一個個開啟,一遍開啟一遍介紹。

這次太醫院一共拿來了九種成藥。

大幅緩解了金濂老胃病的康復新液;

治療外傷效果卓群的三七粉為主的金瘡藥,還有內服百寶丹。這兩種在後世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雲南白藥。

六神丸與六神藥酒,主要用於驅蚊、止癢、祛痱、提神。

藿香正氣丸和藿香正氣散,主要用於治療惡寒發熱,脘腹脹痛,嘔吐洩瀉和暑溼感冒。

值得注意的是這四種藥,是都是當初英國公張輔南下占城時候,在南征大軍中經常使用的藥物。

尤其是六神藥酒,在大明三次南征麓川之戰中,都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驅蚊防疫是軍營的頭等大事。

治療中風用的蘇合香丸,其中所需要的蘇合香來自海貿,而安息香來自西域。

最後一種則是治療小兒驚厥有極佳效果的局方紫雪丹。

“太醫院可以成功成方製劑了嗎?”朱祁鈺看著這九種藥物,都是大明急需之物。

成方製劑,是中原王朝歷代的傳統。

早在先秦時,《黃帝內經》成書之後,不僅提出了君臣佐使的中醫藥概念,還記載了十三首方劑,其中九種就是成藥。

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成方製劑的成藥就有六十多種,唐初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收錄了超過三百種成藥。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中醫藥也在螺旋上升,到了兩宋時候,由朝廷組織刊行的藥典《太平惠民藥局和劑局方》和《九章算術》第一次大規模刊行。

兩宋武德不行,文化鼎盛,這藥典記錄了將近一千餘種成藥。

中成藥的歷久彌新,迎來了飛速發展。

“太醫院倒是可以成方製劑,可是太醫院沒錢。”冉思娘喝了口茶,目光炯炯的看著她的夫君,宛如在看…財神爺。

沒錯,冉思娘這次來,不僅是做些男女都愛做的事兒,而是帶著拉投資的想法。

冉思娘頗為感慨的說道:“經過六年有餘的時間,太醫院在院判陸子才、欣可敬的帶領下,對歷代藥方進行了大浪淘沙,去蕪存菁,急民之所急,多方選購,聯絡藥農優中選優,終於確定了第一批可以大批次生產的成方製劑。”

“行百步者半九十,太醫院成方製劑,倒是調理好了方子,可沒有多少錢,這官辦藥廠辦不起來。”

“還請陛下垂憐。”

缺錢,似乎是大明的魔咒。

大明因為錢荒鬧出了冬序來,而大明朝廷更是窮的叮噹響,想要做什麼,都被卡著脖子寸步難行。

幸好,朱祁鈺生財有道,內帑富得流油,不算金銀之外之物,內帑躺著將近五百萬銀幣,近五十萬兩黃金。

朱祁鈺頗為無奈的說道:“這事朕知道,陸子才的奏疏遞到了文淵閣,朕看過了大學士們的票擬,大多數都不同意給錢,戶部那個沈不漏,一看大學士們不同意,就卡著不批。”

“這麼好的買賣,戶部不做,內帑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